心理学概念

              巴纳姆效应

指越是空泛、笼统的语言描述他人的情况,就越能使其觉得这些描述是准确的。

名字来缘于有名的马戏人巴纳姆,他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永远要让每个观众都感觉若有所获。”

如手相,算命,占星和其他伪心理学都是用巴纳姆效应使人相信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萨提亚认为,在人们经历事情的时候,在六个层次上同时有着体验: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而行为是那可被观察的一部分,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和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下的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被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解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内在的自我,这个过程被称为“冰山隐喻”或“冰山理论”。

~萨提亚(第一代家庭治疗师)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目标是“本我的位置由自我替代”,还认为“无意识的意识化是精神分析的目标”,可是这并不正确。内心世界里发生的无意识的质的变化是目标,无意识的意识化为目标是不正确的说明。他认为自我替代了本我的位置,就如同本我将位置让给自我后消失了一样,可是本我无法完全消失,他即使在分析结束后也依然存在,同样,无意识的意识化似乎也在表明无意识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无意识即使在分析之后也依然存在,通过分析,精神结构之间的构成比和相互关系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内部动机 & 外部动机

概念提出者:提摩西•加尔韦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

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做事情的动力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机是源于自己的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两位学者围绕着一个有趣的赌约争论起来。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信:“不可能,我压根没想过要养鸟。”于是,詹姆斯为卡尔森送上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 从那天开始,到卡尔森家里的访客总会在看到空的鸟笼之后,关切地问他,“你养的鸟去哪里了?”卡尔森一次次的解释只能换来客人更加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尔森不胜其烦,无奈只好买了一只鸟。他被詹姆斯的“鸟笼”完完全全地控制住了,自我的意识消失、陷入了被别人操控的结果。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无意识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况,也是鸟笼效应的体现。人们常常说自己要“剁手”,却仍不停地买着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了凑单买的衣服,却常常要再花费金钱和精力,为了搭配而大费周折。

鸟笼效应于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敞开的书比合上的书更容易让人想读。

这样一来,人们看到打开的书页便想拿起来翻翻,就更容易养成读书的习惯。

不要让“鸟笼”束缚你的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这才是鸟笼效应的真正启迪所在。


1.“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比喻成“配对碎画法”。无意识的欲望或冲动是为了避免自我的审查把本体破成碎片或变换形态浮现到意识里。通过自由联想浮现出这些碎片最初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但把这些小碎片配对后会逐渐显现其意义。待到这个图画完成时便能看出无意识的矛盾冲突。

弗洛伊德在他的自传中阐述了自由联想的诸多优点:“自由联想的优点很多”。首先,对分析家而言,自由联想简便省力;对患者而言,不受强制,不失去与现实世界的接触。其次,分析家的愿望或期待不影响分析。

进行自由联想时,患者自由选择主题,分析的主题和联想内容的选择完全掌握在患者手里,不可能对特定的情结及症状进行系统的操纵,不可能对其加以系统化,但是在某一点看似无关联的事就会显出其关联性,并呈现出其真正含义。于是,就能毫无遗露地浮现出引起神经症的内心要素。催眠术则是针对一个症状或主题逐一解析的方法。自由联想法的另一个优点是从不失败,就是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联想。

人本能地,会渴望连接。

而连接,是需要平等的、愉悦的、有信息量的、有认知水平、能互相点亮互相给予力量的沟通与互动。

所以,你不能静止,不能停滞,不能太过安逸,不能闲,不能依赖,不能把一个人当成全世界,不能把关系看成重中之重,不能不求上进......

而是努力与全世界链接。

去工作,去社交,去创造,去与人打交道,去旅行,去折腾,去家庭之外获得足够的欢愉,去让更多人听你说话,让你的声音,有更多的安身之所,去在他人他事他物上,获得丰盈的存在感,价值感。

如此一来,你就是一直成长的人。

只有共同成长,齐步前行,谁也不落谁,谁也不输谁,各自都有喝彩声,各自都有鲜花和荣耀,而方向又是相同的,这样的婚姻之路,才会尽可能长久。

——哪怕不长久,你也能继续有光芒,有选择权。

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大量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这就要求在平时教育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

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