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论德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理解】

参考帛书版本的原文为:

第一章 論德( 38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德无爲 ,而无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  。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 ; 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

原文解释如下:

    上德是居道“无”而用德“一”,淳德“一”尚未樸散成德 的五個子系統:仁、義、禮、智、信 , 居一未散, 所以有德。 下德狀態,德“一”已經樸散爲五, 德的完整性已經喪失, 爲防止繼續丟失而修德,所以不言其有德。上仁是先天本性的善,是自然的流露;上義則屬於後天意識行 爲 ,需教化 並自覺 遵從才能恪守。上禮同樣屬於後天智識系統的教化,如果沒有上仁上義的支撐和信德的基礎,就很難維持,需要振臂疾呼,即使如此也難長期守住。修真學理法中認爲,人體性命雙重結構兩大系統中的德“一”,在肉體內是完全樸散開來分佈於五臟之中,極爲容易流失。在性體系統中同樣如此。掌握這種德性品格與能量的散失規律,是逆修復興德而歸道的前提。人類在失道以後,必然按照失德、失仁、失義、失禮不同社會階段下滑,隨著忠信的嚴重喪失, 仁義禮智失去信德之土的承載, 亂象頻生,也就進入最後的愚智時代。 所以有志於身國德道復興的人,要把握住信德厚實之土, 建立道德信仰信念,尊道貴德, 忠信不惑;把握住智德陽水,棄陰水的愚,才有復興德道的希望。

      综上所述两者表达相差无几,其实主要都是在阐述的内容与形式,“不德”与“有德”,“无为”与“有为”,这里其实都是用来形容先天的意识与后天意识对比,先天并不掺杂任何欲念控制,所以就是”无“的意思,而后天意识更多的是欲念引起,正所谓“起心动念”,所以就是“有”的意思,”德“真正没有分离开的时候就是浑然唯一的状态,而分散之后分别形成了仁义礼智信五大系统,一个人做了违背规律(道)的事情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去德、仁、义、礼,礼是因为忠信不足造成的,是内心紊乱的原因之首。

    老子对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的理念可以归纳为七个字:道德仁义礼智信。简单来说:道就是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仁就是仁爱博爱,义就是爱周围的人,礼是规章制度法律,智是一种聪明本能明辨是非,信是诚信守诺。从境界上说道德仁义与礼智信不是一个层次的,试想如果需要法律规范那不是已经开始乱了吗?

      最后说的是“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这里说的是预言者,用智识来看待事物端倪的人,只解其表,不知其里,其实根本不懂得道的内涵,真正的道是不需要言说的,所以这也是愚昧的开始。这就好比路边的算命人,如果真的命能算准,那么他们又何苦在路边给他人算命预言后事呢?如果真的能算命的话,他们就不会在路边为别人算命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