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书分享

        想到曾国藩,很多人会想到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其实究其一生的成功,就是 “死磕”、“擅反思”。 曾国藩成就很高,可以说在当时的清朝廷俨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很多历史显示他天资平平、身体也一般,外形也算不得高大挺直。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生创造了无数成就。

科举之路——七次方才考上

        这要从曾国藩小时候说起了,曾国藩的爷爷也算是个小小地主,家庭情况还算过得去便可惜自己没考上秀才,一心一意想让儿子走仕途,也算光大门楣。可惜儿子也就是曾国藩他爹不争气,考到四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中,这不就成了别人的笑话了。大的不行小的上,曾国藩13岁就跟着老爹一起上京赶考,一大一小连考几年都没中,这下可好,更热闹了。中不了就一直考,死磕的结果是曾国藩21岁这年,老爹中了秀才,自己却被批文理不通。曾国藩不干呀,想想老爹的教法是不是不好,我也挺努力的了呀,于是开始研究那些高中的人的文章,对比学习,这算是曾国藩反思的第一次,但也是曾国藩死磕的一生的开始,“越努力越笨拙”。学着学着突然就给悟了,老爹教的那套不适合考试,但是跟着老爹考了这么多年基础确实打的好,第二年也就是曾国藩22岁的时候也中了秀才,然后一路开挂23岁中举人,27岁中进士,28岁入了翰林,从此开启了京官生涯。

京官生涯

        翰林是什么,其实日常是没什么正式的工作,来到京城里一看翰林的人懂的可真多,我就会考试,然后发誓要读许多书。但是曾国藩也是刚被放飞,这下可好,每天也是跟朋友吃喝玩乐,从他的日记中也经常能看到“我今天要完成xxx,结果看朋友下棋一看看了好久,罪过罪过”之类的言论,这时候的曾国藩大体也跟我们现在很多的人一样,flag又立又破。曾国藩30岁这年(虚岁),立志要当圣人,开始定目标,记日记每日反省,然后还写了军规12条,这里面有每天早起,每天写多少字等等,开启了自己日日勤奋的打卡之路。

        翰林虽然工作不多,但是经常要大考,而且还不提前通知,曾国藩日积月累底子打的不错,所以大考表现很好;除此之外,翰林偶然也有任务要完成,曾国藩都是一丝不苟;曾国藩的表现深得皇上赏识,皇帝一高兴,给了个礼部右侍郎的大官干干,曾国藩兢兢业业干活,干着干着发现好像权利虽然挺大也不能实现抱负,而且越来越是重复性的工作,位列高官,却心生郁闷。

        正在苦闷时,咸丰皇帝继任了,这一年曾国藩已经39岁了,新皇帝上任三把火,广纳谏言,曾国藩刚好借势发挥一波,在厚葬道光皇帝上也解决了咸丰的大难题,新皇帝颇为喜欢。但咸丰其实不是个特别用功的主,新鲜劲过去后啥动静都没有,曾国藩一着急就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梳》,一下把皇帝得罪了。再加上《应诏陈言书》说了官场一堆不好的事,这下可把众官员都得罪了,在京城过得颇为不得意。

湘军生涯

        曾国藩在京城待的正郁闷时,刚好赶上江西乡试 主考的身份,做主考好处很多:1、当地官员都会给很多银子;2、考出来的学生都将成为其门生。这门好差事曾国藩是很乐于去的。不巧母亲这时候过世,要回家守孝,但家境不好的曾国藩仍绕道主考地捞了一把银子,要不厚葬家人的钱都木有。

        1852年,曾国藩41岁,这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皇帝想起来曾国藩还在家闲着,就让他去兴办“团练”,彼时各地都有让团练的官员,曾国藩的铁腕还是让他将辖区的案件办理集中处理,这就动了别人的奶酪了,而且曾国藩弹劾清德,打破官官相护的原则,湖南官员皆不喜,纵容绿营兵私闯府邸,这一次,曾国藩差点丧命。

        经此事,曾国藩将湘军操练地点改到僻静的衡阳,专心练兵,打算打几个胜仗给那些人看看。虽然皇帝的要求只是兴办团练,协助巡抚搞好当地治安,但曾国藩志不在此,借团练之名兴办军队,但他面对的问题也很多:“无地、无权、无经验、无帮手、无制度保障”。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曾国藩,曾国藩破旧立新,为湘军带来新鲜血液,一是破朝廷低俸制,高俸养廉;二是破兵忠于国,将比亲选,兵必自幕;三是破军队选人原则,选士人领山农;四是特别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手段打造了一支清朝时期的新型军队。

        军队练好了总要上战场,曾国藩的原则是不练成新军绝不上战场。但是扛不住咸丰瞎指挥,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支援湖北,曾国藩只能跟咸丰博弈,来个“拖”字诀,这期间曾国藩的朋友江忠源、亲家陈源兖均丧命,又丧座师湖广总督吴文镕,镇守武昌时亡;这期间曾国藩不出兵可算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水陆两师兵练成,终于可以出战了。曾国藩43岁这年,第一次率兵出战,他带领水军攻打靖港,塔齐布带领陆军攻打湘潭;曾国藩一直想首站胜利以提升士气,没想到水军首战失利,自己也是差点跳江自杀,到了长沙,城里官员也不开城门,等着看笑话。这时候的曾国藩也还是愤愤难平,穿着湿衣服写奏折、只为一心求死。但这时候传来了陆军塔齐布湘潭大胜的消息,此次清军对抗太平军以来最大的胜利。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咸丰一直听到的都是败绩,这一次大胜让咸丰大喜,顺手赏了个知府的肥差给曾国藩。

        随后曾国藩一举占领武昌,本应得到个巡抚的职位,却被一位军机大臣多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崛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服也”,皇帝一猜疑,到手的巡抚又飞了,在地方练兵没有实权是非常难受的事,曾国藩不得不深深反思皇帝对他的不信任。

        就在曾国藩实施破长江沿线,再取南京的战略时,咸丰皇帝一心想直取南京,曾国藩屡次拒绝。这时满族大臣何桂清的江南大营在攻打太平天国上也是屡次胜利,听话又是满足的江南大营颇得皇上喜欢,加上何桂清各种打湘军的小报告,这时候皇帝就不太重视汉臣且屡次不听指挥的曾国藩了。曾国藩正在攻打江西,一方面皇帝不支持,另一方面江西的官员也多不支持,粮饷也难筹备;内陷湖口,座船被攻,差点被俘,连攻下的武汉也失守,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派身边的罗泽南相助胡林翼夺取武汉。

        这个时候家中父亲病逝,给了曾国藩机会从这个局面中离开,回家守孝。虽然说离开那个让他险些丧命的江西,但彼时太平天国正值内乱(东王杨秀清造反被杀,翼王石达开被逼走),眼看太平天国衰落,清廷胜利在望,这些胜利却跟自己没有关系,不免心生郁闷。在家中也是骂尽朝廷中国那些不顺心的事,对待家人态度也不甚好。但曾国藩一生一大优点是擅反思,这时候曾国藩反思当初在官场上为何屡受排挤,自己总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自然不受人喜爱,他向众好友写信求意见,收到意见后又反思问题,此时的他悟得——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再度出山

        太平天国之乱一直无法彻底镇压,这时候需要个人打持久战,胡林翼推荐了曾国藩,咸丰皇帝一看好像没啥人,就令曾国藩再度出山。重返官场的曾国藩仿佛变了个人,对人谦逊,对皇上也不再直言顶撞。因为皇上对他还是不够信任,所以还想故技重施,只让去浙江打仗,但不给实权,胡林翼便想办法让曾国藩跟自己一起攻打安庆。

        湘军作战有个特点是"结硬寨,打呆仗"。这个办法虽笨,但确也有效,攻击安庆过程中曾国藩终于在肃顺举荐下,当上两广总督,有了实权。

        之后咸丰驾崩,同治上任。此时的实权实际掌握在慈溪和奕䜣手中,一来新帝继任要拉拢人,另一方面奕䜣也是一位精明能干之人,十分看好曾国藩,授予两江总督,痛下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浙江全省军务。此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是大清第一人了,先报复扫清何桂清一党,后历时几年终于攻下南京。攻下南京后,因左宗棠怀有私心,一收到天王幼子存活在世的消息便立刻禀告皇帝,这时候朝廷已不再迫切需要曾国藩了,为了制衡,一方面褒奖左宗棠逮捕幼子之功,另一方面又罚了曾国藩瞒报之过。此时的曾国藩早已不是二次出山前的他了,懂的自减羽毛,避免锋芒:一是让曾国荃辞官回家休息,二是将湘军裁剪。

        总督生涯

        湘军生涯中曾国藩主要精力都在军事上,自从在攻打安庆过程中当上两江总督,实际上曾国藩的精力有些转到民生和吏治上了。曾国藩到地方上,从不摆大排场,一心一意为做点实事,弹劾了多位官员,让当时被战争荼毒的江南逐步恢复生气。

         “清官”曾国藩?实际上曾国藩实实在在算做一位清官,因为他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是严格要求,但在历史上确从未有人提过曾国藩的清廉,这是为什么呢?曾国藩一生所图宏伟,而非只图一个清,他是入世再出世,在官场上该有的程仪等一概不少,该充裕口袋以图去打通官场的也从不含糊,只是对自己较为苛刻。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当时的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就是长相与我们不一样的怪物,他们一些较为开放的思想在当时人看来也非常可怕。但曾国藩接触过几次后觉得与洋人接触要以诚待之,同时兴办工业、送人留学,接纳洋人并学习先进的技术以提升清朝的技术水平。

        “卖国贼”曾国藩?说起曾国藩,很多人会将其想为卖国贼,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曾国藩本为汉人,却一生励精图治为满清朝廷尽心尽力做事。另一个原因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当时天津有一座西洋哥特风格的教堂“望海楼教堂”,跟周边建筑比起来宏伟壮观。1870年(曾国藩59岁)天津爆发旱灾,恰在此时教堂隔壁由几名修女办起的慈善机构中出现了传染病,上百个孩子死了三四十个。人们本来就对天主教有排斥心理,认为是邪教,旱灾的发生跟这些人有关系。这时候死了这么多人,民间开始谣传洋人诱拐孩子、挖心吃人。一时间激起民愤,当街打死驻天津的法国领士丰大烈及其秘书西蒙,又烧教堂、毁仁善堂(修女的慈善机构)。外国人不干,清朝子民也不干,对峙不下。朝廷派出曾国藩去镇压,人们以为迎来了曾大老爷帮他们打走洋鬼子,但前面说了曾国藩对待外国人是非常开明的态度,一来首先贴告示不让再起冲突,二来仔细查办后发现并无挖心之事,并据实上奏朝廷《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却被内阁删去五疑后发出。在外人看来曾国藩是为洋人说话的卖国贼。此时后不久,曾国藩就病逝了。

曾国藩的一生

        曾国藩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不信命,越笨拙越努力。考秀才考不上那就一直考,直到考上为止

        2、擅反思。一是考秀才失利,反思为何学不好,改进后一路高中。二是作战失败,反思为何战败,改进后最终取得胜利。三是跟洋人接触,不随波逐流,观察后学习先进的技术,且以诚待之。四是作战胜利,也从不停止,而是反思后

        3、从细小处做起。曾国藩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记笔记,给自己记个小本本,每天要做哪些事,然后画勾勾。这个习惯让他在初入官场时改掉不少坏习惯,且日日反省自己。

        4、目标导向。曾国藩做事从不是让干啥我就蛮干到底,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创建湘军,从一开始就确定要创建一支不一样的队伍,也是顶着亲人、朋友去世以及皇帝的压力在准备充足后一站获胜。另一方面,为了做成大事,并不拘泥于小节,让自己融入当时的官场,然后才能让官场为自己所用,实现抱负。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传》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