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22122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有这么一个说法:“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这种反推力会让我们告别无效忙碌,避免忙了一天却发现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做。

数字力

在反推过程中,关于明天的结果和今天的动作,都不能是模糊、笼统的,而应该能够反映在相对清晰的数字指标上。

德鲁克说过:不可量度的东西就没法管理。所有制定计划的方法都要落脚于具体的数字。

计划的用处

1.计划缓解焦虑

根据蔡格尼克效应,“未完成任务”会一直占用我们的大脑资源,随时提醒我们这些任务还没有完成,从而让自己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

然而这个效应也遇到了很多例外。例如有一些人一点也不受“未完成任务”的影响,他们有很多的未完成任务,但依然过得悠哉悠哉,一点也不受干扰。那到底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6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伊博士解开这个谜。

他把面临期末考试的同学分成三组,一组集中想着一个大型聚会;第二组集中想着考试;第三组想着考试,但是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

接下来,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自由联想——用字母“pa”来造词——有人拼出panic(恐慌) ,有人会拼出Paris(巴黎) ,或者party(聚会)来。你猜对了,想着考试的同学基本都拼了panic,而想着party的同学,基本都想着party;但是有趣的是第三组同学,他们一点也没有思想负担,也没有被考试吓倒——考试的恐慌通过制定计划完全消失了。

这个试验解释了蔡格尼克效应中的例外——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追着我们不放,除非你制定一个明确清晰、大脑能演练的计划。大脑没法分清真实和假象,在脑子里解决问题的计划者,和真实的问题解决者一样的有力量。

2.计划统一想法

制定计划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统一自己的意志和决心,明确今天的行动方向,并且让自己更清楚具备哪些资源的过程。

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在梳理自己纷繁复杂的想法,明确当天的生活和工作重点。例如当你制定出今天要写季度总结报告的计划,也就意味着当自己不由自主刷朋友圈的时候都有了关注点,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提醒,让自己可以从繁杂的朋友圈信息中第一时间关注到有关总结报告的内容,或许是某个公众号的推送文章,或者是某个朋友吐槽总结报告难写的信息等。

3.计划让随时的变化有可参照的资源框架

万维钢于2019年出版了《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一书,很多人的感受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那既然做出了计划却不能执行,是不是就可以不做计划而随机应变呢?

其实,即使有再多的变化,我们都有必要提前制定计划,因为有了计划,就可以让临时情况可以有一个资源框架可以利用。

例如,早上制定计划运动30分钟,然而忙碌到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没有做运动,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在床上做仰卧起坐或者平板撑,因为有30分钟运动计划的资源框架。

4.计划可以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执行模块

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虽然计划总体上很容易被打乱,但是组成计划的那些小模块仍然有生命力。

例如,我给自己制定每天写3000字文章的计划,或许会因为其他事项的插入而没法完成,然而因为有这个计划,我就会随手把相关资料下载下来,虽然没有按计划写完文章,但下载的资料会让自己更快速地完成写作计划。

总之,不管制定的每天计划能否完成,你都值得每天早上用5分钟时间把自己的计划写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