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教学”妙处初感受

——听余映潮《钱塘湖春行》课例有感

余老师说:“训练”+“积累”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今天听完余老师《钱塘湖春行》的课例之后,对于“板块教学+主问引领+细节优美”教学理念的妙处感受更加深刻。“板块教学”的设计模式并不生疏,只是作为一种上课流程习以为常,很少思考这样设计的宗旨是什么,这样设计能训练学生什么能力,而且在具体的操作中,很容易变又成碎问碎答的课堂模式。在这节课上,余老师做了充分的示范,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积累。巧思妙语自不必说,学生收获是最好的检验标准。聆听名师教诲,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方能内化为教师的理念应荣到自己的教学中。

课堂分为四个环节:全诗内容理解、课文情景感受、字词品味欣赏、趣味知识讲析。

学生充实的收获首先源于教师做出了充分的示范。课堂从基本的文学常识开始,读题目、作者、背景,有了充分的教学铺垫。余老师建议把教学背景放到前面讲解,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对于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归纳全诗情感主旨的时候,再去介绍创作背景的做法做出了批判,这一点恰是我当下常用的模式,自以为如此方水到渠成。若应用“板块教学+主问引领”的模式教学,充分的教学铺垫确实是必要的,可以尽量避免碎问碎答的聊天室式课堂,保证课堂的层次清晰。

学生充实的收获还源于丰富的训练活动。朗读环节,有具体的朗读指导,学生反复吟咏,有形式层面的,更有情感层面的。余老师强调朗读指导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任何媒介材料都不能替代的,自己还要苦练基本功。翻译环节,有首尾两联的具体示范,让学生写译文。这种的、做法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觉得浪费时间,也担心课堂的“安静”,把绝大多数的背诵任务放到课后和早读,总觉得时间捉襟见肘,背诵推进困难,原来是自己不舍得花费课堂时间,学生的这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情景感受环节就是名家鉴赏品读,融入了分层次朗读中,同时解决了游踪问题、情感变化问题,顺势指出情感表达手法问题,我正疑惑这样做是不是以教待学了?细品方发现,这是让学生有丰厚积累、浸染熏陶的一个环节。担心学生用词贫乏,把原因归结为他们课下积累不够,丰厚的积累不应只是个别优秀同学的自主行为,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面向集体进行训练,余老师还有心地提醒学生把其中的关键词做笔记,其实也顾及到了真实教学中诗歌赏析题目必要的语言素养要求。

有了反复朗读和情景感受的熏染,第三个环节进展的特别顺利,学生找到的炼字遍地开花,当堂积累当堂运用,语言学用得到了落实和强化。最后一个环节依然是老师主讲,“马蹄”这个意象在古诗中多次出现,它们的作用一样吗?给出示例具体分析,学生在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埋下了积累意识的种子。希望自己以后的教学设计,也能有清晰的能力训练意识,交给孩子更多的策略性知识。授人以渔,行能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板块教学”妙处初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