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差异

刚刚结束了和朋友的电话,在通话过程中他问了我:“你不是要考普通话吗?过了没?”

说实话,我听到这句话挺不开心的,但想想不开心是我自己的问题,没有必要迁怒于人于是回他:“19岁就考过普通话了,现在都25岁了干嘛还去考。”

但他不依不饶:“过了吗?”

好吧,其实我知道他的重点是“过了吗”,并不是我什么时候考的。

必须承认自己当年普通话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自身普通话水平不算很好,但是问“过了吗”就真的有点过分了,毕竟在我的认知里90以后的人的普通话大多是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的。

“当时过了。”虽然自己对成绩非常不满意,但当年的确是考过了,没有必要隐瞒。

他继续他的问话:“几级?”

好吧,我已经不太想回他了。

我明白他为何一直以为我打算考普通话,因为我这几年一直很努力地练习说普通话,甚至动过重考的念头。他只知道我努力练习的模样,并不知道我努力的原因并非没有参加过考试或者考试没过,而是想要一雪前耻,所以他不明白我不希望有人问我考试等级的问题。

突然想起了此前他说我去找朋友甲学吉他的事情。

事情是怎么样的呢?

有一年我打算学吉他,于是找了老师,报了名去学习,正巧朋友甲对音乐很感兴趣,他知道了我学吉他,便让我把学到的免费教他。

后来朋友甲买了吉他放在教室,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去他那里教他看六线谱和弹一些简单的和弦。

但是因为朋友甲爱音乐人人知晓,我自称音痴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慢慢的我教朋友甲吉他在同学和老师眼里变成了朋友甲教我吉他。

思考问题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看问题的视角。

我们常常说眼见为真,耳听为虚,却忽略了眼睛看到的东西跟我们做出的判断往往受思维方式的影响,最终会造成不一样的理解。

比如当我的朋友在脑子里认定我国语不好的时候,他看到我努力练习普通话并扬言要参加普通话考试,就会下意识认为我要么是没考过普通话,要么是普通话考了没过。再比如当我的老师和同学都认可朋友甲对音乐的喜爱,认为我在音乐方面毫无天赋的时候,当他们看到我教朋友甲吉他的画面,就会下意识认为是对方在指导我。

造成视角差异的很大原因是我们认知的差异,因此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是虚。

你可能感兴趣的:(视角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