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花园中一切都清朗宁静美好。鸟儿们唱得如此起劲,使苏非忍不住想笑。草叶上的朝露宛如水晶一般闪闪发光。

这世界如此美好,令人不可思议。苏菲再一次深深受到感动。

苏格拉底服毒而死时,柏拉图オ二十九岁。当时他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他密切注意苏格拉底受审的经过。当他看到雅典人民居然将他们当中最高贵的人判处死刑时,内心非常震动。这件事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

对柏拉图而言,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当今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柏拉图成为哲学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陈情内容出版成《自辩》一书。

除了苏格拉底的《自辩》之外,柏拉图也写了好些书信与至少三十五篇哲学对话录。

我们可以断定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

为何全天下的马儿都一样?你也许不认为它们是一样的,但有些特质是所有的马都具备的,这些特质使得我们可以认出它们是马。个别的马是“流动”的,但马的“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

对柏拉图而言。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抽象模式。假设我们从外太空来 ,从来没有见过一位面包师傅。有一天你无意间走进一家香气扑鼻的面色店,看到架子上有五十个一模一样的姜饼人。我想你大概奇怪它们怎么看起来都一个样子。事实上这些姜饼人可能有的少了一只胳臂,有的头上缺了一角,不过你仔细想过之后,还是认为这些姜饼人都有一些共同点。

你会发现这些饼干全部都是用同一个模子做出来的。重要的是你开始有 不可抗拒的念头,想要看看这个模子。因为这个模于本身一定是绝对完美的,而从某个角度来看,它比起这些杠糙的副本来更美丽。

柏拉图称这些形式为“理型”或观念。在每一匹马、每一个人的后面,都有一个“理型马”或“理型人”。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現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