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草》课例研讨延伸

教学手段引发的思考

文字/丹老师

在党玲芬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于永正老师《草》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了深层次地挖掘。三个导读题的设置,碰撞出了别样的智慧火花。

于永正老师在这节课的解词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组词、造句、简笔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等,且很多手段是综合使用的。

于老师在抛出“哪儿看不懂”这样一个问题后,学生纷纷发言,似乎都不懂。于老师在解读“原”字时,引导学生给“原”字组词,并纠正“原”和“园”的区别,这样的方式我称为是“生字开花”。这样的环节在我的识字课上,经常出现,并且时常板书到黑板上,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提出同音字时能够及时纠正,这样的识字课很让我受启发,引导我们的课堂也非常扎实。我从一年级带着孩子们生字开花,兴致也极高。于老师真的是有远见的教育者。

于老师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解释“离离”。当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时,引导学生“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学生纷纷回答到:长得很高,很密;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学生顿悟,这样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不可少的。

在对“枯”和“荣”的解词教学中,于老师先是画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草的形态,邀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面标注“枯”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这样形象直观的标注,学生对“枯”和“荣”有了透彻的理解。然而课堂依旧有新的生成,这两个词的理解为下文的“烧不尽”和“吹又生”做了很好的铺垫,于老师接着画了草根,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地下有草根,所以”烧不尽”。从而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仅仅一个解词环节,于老师运用了如此丰富的教学手段,我不禁反思自己,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让孩子们上着上着忘记了时间,不想下课,那我就很欣慰了。

党老师的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

方法和手段是可以练习的,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做到精准地选择,该什么时候来运用?就像于老师一样,什么时候组词好,什么时候说句子好,什么时候字理分析好,什么时候简笔画好.......这才是关键所在。就像读书一样,谁知道我们读的哪本书在什么时候有用,能用到什么地方?所以才说厚积而薄发。

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也是如此?教学手段很多,技能也很多,我们平时需要去积累,去练习,去掌握各种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对课堂、对语文、对学生得更了解,才能去得心应手的选择和使用。

厚积薄发,我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厚积”。专业提升,教学手段,教育智慧,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这一切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唯有“厚积”,才能“薄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永正《草》课例研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