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认知个人品牌和私域流量
见:个人品牌是你的名片,让别人更立体的你,也更容易认识你、接触你。
感:确实如此,之前认识投资群里的大佬,虽然 是在网上沟通,但是我关注了他的个人公众号,虽然阅读量不多,每篇只有100多点阅读量,但是写的都是他的经历过往,我花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他公众号的所有文章,立马对这个网络对面的陌生人就有了清晰的人物画像,确实有让我信任和了解他,前几天BTC暴跌,当时市场恐慌,买不到USDT,我正好存有一些,也不打算全部用于抄底,于是就直接给他先转了3000U,等他收到后再给我转RMB。在跟他私下交易的时候,我当时脑子都没考虑过其中的交易风险(收到U后直接拉黑我,找理由说先借着,等情况),估计就是出于之前看过他公众号和在群里的沟通,建立了我对他的信任感。这其实就是减低了人与人互相协作摩擦力的案例,让商业合作交互更高效。
思:之前也想过在自己的公众号每周发布我的周记,发了一篇后取消了,觉得自己隐私被别人看到确实不好,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干什么,不想让对手这么低成本的了解我,找到我的弱点,现在想想,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根本就不应该有对手,只有还没合作的朋友,关于隐私也是,自己去花时间社交,发名片,自我介绍,不就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你吗?只是在其他社交场合自我介绍中会有扬长避短的做法,其实反而不真实,也不利于长期合作交互,因为哪怕个人魅力技巧再高,时间也会让自己的短板暴露无遗,还不如直接让别人直接了解真实的自己,让能跟自己有共识的人一起高谈阔论,减少一些无用社交。
行:重启公众号每周跟新周记的计划,坚持下去
问题1.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你认为拥有好的个人品牌后,对你将会有什么帮助呢?
回答:提高自己影响力,降低社交的摩擦力,能更高效的与其他人产生协作与链接
问题2.对比公域流量,私域流量有什么优势呢?
回答:私域流量优点:获客成本低,粘性强,转化率高。
私域流量缺点:增速慢,体量小,前期累计难度大,时间成本高,用户画像单一(全是自己圈子里的人),不能精准变现,流量变现难度大。
问题3.个人品牌与私域流量有什么关联?
回答:树立个人品牌在私域流量中起到广告效用,建立圈子里的信用背书,可以提高私域流量的转化率;通过用户二次转发降低获客成本,提高新增用户增数。
02:打造IP三部曲:定位、卡位、上位
见:
1.定位——推荐书《定位》,思考三个问题(我们发自内心喜欢什么,个人擅长什么,针对目标人群是什么)
2.卡位——用后缀词缩小范围,做鸡头不做凤尾
3.上位——经营好自己朋友圈、9-10点,12-14点,18-19点,21-23点为发朋友圈曝光率最高的时间段,朋友圈内容应该一天发三条,要多发生活内容,多发问题内容互动,头像要呈现个人特征,微信ID要好输入好记,微信名字用自己名字或者特殊意义名字,长期不要改动。
感:
很认同凌总说的经营朋友圈,名字,头像等观点。回想自己大学创业时,就是大一开始微信就叫“洞主”,头像换过几次,但是大二叫一个朋友给我画了一个漫画大头贴就一直没换了,在大学时,做的兼职人力外包业务,大二时已经做到了自己学校最大的兼职团队,在整个重庆兼职圈子也混熟了,大三虽然自己已经抽身没管兼职业务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学弟或者商家会主动加我,给我业务,可能这就是“鸡头效应”吧。但是在发朋友圈数量上,我的观点改变了,之前是每天会发一些工作内容相关的,现在把关于工作的全部都删除了,剩下的都是自己生活的朋友圈,原因就是我觉得发工作的朋友圈给人感觉很low,可能我目前已经没有了需要转化自己人脉让其变现的需求,至少现在没有了。关于发微信时间这个研究,我深有同感,之前最开始开公司的时候,所以的人员都是自己培训,当时就有一条给销售部门所有人每周必须完成的规矩,每周必须在工作微信上发2个工作朋友圈内容+1个生活朋友圈内容,后来统计,通过朋友圈转化来的客户其实真不少,确实有效果。但是如果是自己的私人微信号,我建议还是不要发太多工作的内容,每天3条频次太多了。建议申请2个微信,一个是生活微信,一个是工作微信。而且建议各位把朋友圈功能关闭了,因为是真没什么用,我已经半年没看朋友圈了,我觉得看朋友圈几乎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广告+炫耀占了大多数朋友圈内容,刷朋友圈的时间,不如多读点书,自己多想想自己朋友圈文案怎么发,怎么扩大影响力。
行:
把自己介绍的创业者标签改为95后创业者
思:
1.你发自内心喜欢什么?你擅长做什么,在哪方面有远超他人的能力?
答:喜欢体验不同人生,分析商业模式;擅长自主学习,商业分析,给别人洗脑;学习力,逆商,分析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
2.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找到差异,用一些后缀词来缩小氛围,减少竞争对,给自己取一个标签吧
答:我是一名拿着生涯规划师证,想成为商业顾问的心理学海归硕士(未来5年计划打造的标签)
3.围绕标签,制定一个朋友圈运营计划吧。比如每天该发几条朋友圈,每条的内容是什么?
目前不打算在朋友圈发这些,还没到变现的时候,目前没规定发朋友圈频次,只发一些我的生活,不发跟自己工作有关的,等我微信好友质量上升到我认为可以的高度的时候,时机对了,再慢慢做转化。
03:建立个人全渠道输出矩阵
见:
①、四个维度建立渠道
1.评论社交——朋友圈,微信群,得到,微博,知乎,百度知道,知识星球
2.文章写作——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网易号,大鱼号,,小红书
3.视频直播——微视,抖音,B站
②、头条号、网易号这些平台会自己根据内容质量推送流量
③、任何虚假的东西都有被揭露的一天,不要有侥幸心理,内容输出要诚实。
感:
正好前几天还在想抽个时间去收集一下有哪些渠道可以发文章,统计一下,今天凌总课程就直接嚼碎了放我嘴里,简直不能在幸运了;在听到观点3的时,也非常赞同凌总观点,我想到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观点,个人魅力论和道德成功论的区别和优劣,使用再多的技巧方法去完成某件事情,但是如果最开始的初心不好,终于一天会在时间的检验下暴露无遗,只是技巧修炼得好的人可以延迟最后的暴露时间而已,所以我们在修炼好自己的道德,以诚实,双赢为初心,而不是零和博弈,整天想着怎么让自己多获得更多利益干掉别人。写文章内容也是一样,要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
思:
我始终觉得宣传个人品牌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个人品牌,在还没有拿得出手的金刚转之前,请先花全部精力去塑造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过早的在宣传上花太多的时间精力,也不要以变现为目的去做内容,除非是打算做职业内容创作,而不是副业,建议前期以复盘、自我反思精进记录为初心去做,就算粉丝完全没涨,自己也不会因此沮丧而放弃。因为目前大多数都在讲自媒体、私域流量运营的好处,各种内容创作者的成功案例,但是大家又知道这些光鲜的成功案例背后有多少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没成功的人呢,据我所知,靠内容创作的副业最后超过主业的成功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在热血沸腾撸起袖子打算干的时候,希望我们冷静下来,避免陷入“光环效应”,多用“心理比对”思维方式去检验自己的目标、梦想,避免做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乐天派。
行:
1.逐一去了解,开通文章提得到全部媒体帐号,并全部统一名字“洞主”
2.选出最适合目前自己的5个渠道,保证在这5个渠道的发布内容所需的操作时长不超过10分钟,如果不能完成,就减少媒体渠道。
3.以记录自我精进,倒逼自己输出为主要目的,顺带累计粉丝为初心
作业:
1、选择两个不同维度的渠道,分析下这两个渠道的使用人群定位
答:如果只能选择两个,我选择公众号和知乎。公众号针对的是存量用户,知乎针对的是增量用户。
2、运营数据分析你选择的两个渠道的流量推荐机制
答:公众号不会有自动推送流量,知乎是吸引对该话题内容的精准粉丝。
04:刻意练习,写作演讲
见:
单位价值时间多次销售概念/写作的必要性/《金字塔原理》/演讲的好处
感:
单位时间多次销售的概念不是一次接触了,最开始接触到是李笑来的著作《财富自由之路》,后来也多次在其他推文看到过这个概念,李笑来老师也是特别推崇写作,我是加入自律营后开始用写日记周记,学习总结的方式打开了写作之门,严格意义上我的都不算写作,只能算记流水账,但是慢慢来,都是一个过程,相信在不久后我能突破初级阶段,开始能输出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而不是寻章摘句,转述案例。
关于演讲能力,这也是我今年立下的目标之一,这是我必去学会的一项技能,因为可以帮助我实现人生目标。
思:
对于老师排斥即时反馈这一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觉得我们人性就是喜欢这种即时反馈的事物,不然游戏,抖音这些类似利用我们大脑喜好及时反馈的运行机制也不会这么大行其道,如果我们能去排斥这种人性基因自带的喜好及时反馈的反映机制,是能让我们有更好的发展,或者能摆脱物欲的控制,可能会更加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反人性的操作,谈何容易,有多少人是把吃鸡游戏、抖音卸了又下,下了又卸。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去想办法克服这种人性的心理机制,而是应该加以利用,比如用OKR目标管理法,给自己设置大目标,再拆解成小目标,每日计划,让完成目标后,能时时反馈,给自己心理一种麻痹效果,让自己有一种通关升级感觉。
行:
坚持每周写作,一定要完成演讲学习这个年目标。
作业:
1.个人品牌的打造,需要长期维系,通过这节课,你该通过什么方法打造你的个人品牌呢?
答:花80%的时间在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上,只花20%的时间用于宣传。自己对于别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很多资源会不请自来的,而且转化率还惊人的高
2.每天的作业打卡也是一种输出,如果你已经在某个平台开通了账号,就在群里分享出来让大家共同关注吧~
答:公众号“洞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