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领略易经内蕴,践行易经精神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素有“群经之首”,其内涵浩如烟海,无法穷尽。初读《易经》,随机抽取一段,无不为其精深意蕴所折服。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这是《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的开头一段。意思是在中国太古时代,有一位首领叫包羲氏的,治理天下,向上观察天象;向下观察万物,体察飞禽走兽的皮毛纹理,考察地上物产,近处效仿人体的活动,远处模拟万物的变化,制作出了八卦,以此向上连通上天神明旨意,向下体察天下万物。根据离卦卦象的启示,结绳记事,结网教导人们猎兽捕鱼。

包羲氏辞世之后,神农氏被民众推举为继位首领。他取法于益卦的卦象,削砍木头为犁头,压弯木棒成犁柄,教会天下人耕田种地发展农业。同时,他效法噬嗑卦的卦象的意义,定好场地作为集市,约定正午作为买卖交易时间,人们相互交易货物、互通有无创造了便利。

看到这段文字,如果抛开文句中有关易经以及离、益、噬嗑三个卦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初期阶段,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活生生的历史场景。

 在远古时代,早期的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原始的生产方式中分离出来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的食物来源,一是采集的植物及其果实,二是捕猎的动物。从事采集以女性为主,相对有保障。猎杀动物要求很高,一是要团体协助,二是要有便利的工具,三是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受外界条件的限制,有猎获则饱,无猎获则挨饿。早期人类使用木棒、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从事采集、狩猎和捕鱼,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于是,有个伟大的英雄出现了,他琢磨改进了狩猎工具,被广泛推广,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狩猎吃不完的动物,被驯养下来,成了人类稳定的食物来源,慢慢发展成了新的产业。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个推动社会发展的英雄被记录下来,就是包羲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

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以植物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产业也在慢慢发展。有足够的动物食物为补充,采集食用不完的植物种子在存放过程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于是,利用特定植物的生长周期收获果实作为食物产业化,使早期人类能够摆脱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获取稳定的食物。这时,另一个伟大的英雄神农氏出现了,他效法天地自然,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广泛推广后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不断发展,农产品越来越多,为人类提供了经常的、可靠的食物。

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为手工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于是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随着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于是神农氏因应时势,创立了集市制度。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于是商业出现了。后神农氏时代,黄帝、尧、舜等部落首领,不断效法乾坤卦象,“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了三皇五帝时代。人类的春天来了。

一部周易,用简约的文字,记载了在华夏大地上,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闭眼沉思,不难想象,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人类从群居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不断发展过程中英雄辈出的壮丽画景。这是人类的春天,春到人间,奠定了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

由人类的春天为开端,转入时节的时光流转,静心冥想,仿佛看到:太阳西沉后,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中,肆虐的北风一刹那间消退了,大地顿时一派暖意。一阵南风过后,云层越来越厚,突然下起了一场骤雨,沙沙声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砸在脸上,冰凉透骨。

又一阵劲风吹过,云消雨歇,天开星朗,漫天灿烂。北天星空,七星闪烁,斗柄已然东指。

星光之下的旷野,悉悉索索地,冒出了许多小脑袋,好奇的小草,开始探出嫩黄的脑袋。荒草从中,其声啾啾,昏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虫们,醒了。河面的冰层,开始散裂,原来是冰层下的游鱼,尾巴摆动,鱼背顶开了冰面,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春天来了,春雨滋润万物,春风吹醒众生,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有一位哲人,用赭石在岩洞的石壁上,一笔一划刻下:

立春,斗柄东指,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易经》:领略易经内蕴,践行易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