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

什么是班级文化?

我在百度百科里找到这样的内容: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桌椅摆放,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但是,平时我们看到的最多是显性文化,而忽略了隐性文化。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是我们班主任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做的做多的事情。

可是,问题就出来了,是不是只要把教室布置的花花绿绿,班级文化建设就搞的好?我个人认为不尽然。

班级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班实际,显示班级文化特色,也要彰显学校教育特色,更要彰显时代特色和使命召唤。

如果,为了迎接检查,在网上随便找了一个班名、班徽,找了几句班训等等,这不是班级文化建设,那是应付差事,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如果真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需要学生全员参与,也要携手家长,共同打造。

首先,一起为班级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让学生为班级取个好听的名字,动手设计班徽,创建班级口号等等。在学生动手设计的过程中,就打开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传递美,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这个过程中,学生,老师在一起在交流,分享,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今天,学校进行了一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作为评委,和领导一起走遍每一个教室,每个班主任都在精心打造自己的班级文化。有的不惜重金,把教室布置的不留一片空白,第一眼觉得很漂亮,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太满了,让人感到心满,再看看,也没有发现班级的特色何在,到处都是标语口号,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不知道能不能受到文化熏陶,心灵是否能得到净化,显性文化是否促进隐形文化的滋长。有的班级一看就是应付检查,A4纸打印了了几个彩色的字,稀稀拉拉地悬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有的黑板上的标语是黑色的,给人以沉重感,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文化还是活泼可爱点好。

班级文化,不在于华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