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于时代,惜于现实——初读王熙凤节选

                                                    谢善宇

王熙凤权弄铁槛寺、设毒计害死贾瑞皆体现出了其强大的控制与以及铁石般的心肠,可是仅此而已吗?实则不然。王熙凤嫁入贾府之后便深得贾母信任,在贾家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掌管着贾家的大权,对于各类事务的处理也是得心应手,作为一个精干老练的管理者,她的才能是我们不可因其另一面而忽视的。但这也是王熙凤这个人物最为悲催的一方面,无论其在贾府的地位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也没能逃过一个既定的事实·——她是女人。没错,女人!在那样一个连让女子读书都只让读一些女官志社会环境当中,能有多少个为众人所承认的武则天呢?纵观历史,垂帘听政的太后并不少,有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有的也是为了一些个人的私欲的,但是她们无论掌握的实权再大,可有哪一个拥有一个正当名号呢?就连清末的慈禧太后,也不过是我们后人给加上了一个“实际统治者”的名讳罢了。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可是这是规矩,老一代传下的规矩自然,不可打破。那只要看破不说破,那便可以继续欺骗着自己,做着美梦了。那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了,为了保全形式而形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到后来贾琏想要娶妾,王熙凤在向贾母求救时也只能大喊“贾大爷想杀我”的原因了;这也就是后来贾母偏袒贾琏的原因了。当一个传统,一个规矩的实质变态之后,若仍继续保住不放,以“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理由去维护早已破碎的美梦而忽略现实,那就免不了要走极端,走极端,那就免不了要扭曲,那就免不了殃及池鱼了。这对于王熙凤后期的悲剧,不也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吗?

总的来说,王熙凤在前我前三十回的阅读与之前拼音版的阅读中给我的印象大体便是如此了,她乃是一个时代的一个奇女子一个亲历者,同时也是那时代的牺牲品,社会风气的悲哀。作为曹雪芹先生笔下的一个虚拟的人物,竟有着如此细腻如此真实的形象,那必定不是空穴来风了,那必定是现实的倒影了。”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此生,既不应该如此,也注定是如此,俨然又是一个古希腊式的悲剧了。所谓命运,便是这种建立在现实的局限性之上的冥冥之意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于时代,惜于现实——初读王熙凤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