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

作者:骆维娜

我对“读书”这件事的思考,还是源于与朋友的一场关于庄子的讨论。当时所谈之题为“庄子为什么推崇死亡”,我的回答是“他不是推崇死亡,他只是告诉我们不要恐惧死亡,不要让死亡妨碍如今的生活,好好活着就行了。”朋友对此表示赞同,直至我从庄子谈及屈原、谈及太宰治、谈及乔斯坦·贾德……她对我笑笑,“你在乱想什么呢。”

我自知我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庄子·至乐篇》的真正意义,更多的是我附加在上面的我的思考。对于文字的思考,无谓对错,有的只是我与先人的思想碰撞。其实,很不喜欢看业已成形的大家文章,囿于前人对先人的解说,我不敢有新的想法,害怕有人会跳出来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说我不懂鲁迅、不配谈庄子。但是阅读不该是这样,它应该是古今中外的一场大乱斗。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忘了标题是什么,忘了作者姓甚名谁。只记得,文中说阅读的人分两种。一种人在日光下读书,他们汲汲于知识,认为既然付出了时间与精力,所以定要得到些什么才好。另一种人在月光下读书,无求功与名,只愿在书中得到心灵的释放。心灵的释放,在我看来,无论是赞同所读之言,亦或是反对,只要能够将久违的自己拿出来,掸一掸灰尘和日子久了结上的蜘蛛网,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看一看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足够了。

尽管有时候阅读的过程不是那么畅快,当自己小小的世界观被书中的一句句或平淡或激烈的话语所冲击,那一种迷茫的滋味无人能语。动摇,晃荡,瓦解,破碎。夜深人静,将一块块碎片式的自己捡起来,看着那一个撞碎自己的可怕的东西,是把它踢得更远,还是默默揉进自己的身体里。所谓,不破不立,弃之,谓其疗伤;纳之,谓其成长。回炉重造后的自己,便又多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角度,那时候会觉得世间较从前似乎稍明亮了些。

或许有人会说,就算只是心灵的释放,也过于功利了,反正看过的书终会刻进骨子里,不必刻意思索、对话。可是,过眼云烟该如何伴你走过一生?虽说我读书不追求什么仪式感,不需要安静的环境、明媚的阳光和温度刚好的咖啡,一颗沉静下来的心足以让我看见书中所描述的画面,甚至参与其中,以至后来看到相似的场景,总会恍惚。匆匆一瞥又如何能体会,曾有人说我看书“钻牛角尖”,书中的世界终究是书里的,没有必要为了虚假的东西浪费精力。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我通常不会反驳,我愿意自己与自己辩论,分出高下。设想,假使自己都不能与自己统一,该如何生活。

这篇文章写到这儿,已经凌晨一点半,我的手脚发冷,却仍旧兴奋不已,毫无睡意。喜欢写文的我长年不曾出现,我想和她叙叙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