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王朝3-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基本上是同龄人,他生命的前四十年,即便不能用碌碌无为来形容,但说他藉藉无名应该是很准确的。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议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的军队。1645年,英国议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建立了护国公体制。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克伦威尔先生出身于一个大概算是中等贵族家族,他的家族在当地算是很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其祖父亨利·克伦威尔(Henry Cromwell)曾受封“黄金骑士勋章” ,与其同名的伯父也曾受封勋爵。当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以亨廷登议员的身份进入下议院时,他的家族当中还有另外九个人在英国国会(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中担任议员。这样的家庭出身应该说大致上决定了克伦威尔的思维方式和政治立场。

克伦威尔还是名校,剑桥大学的肄业生。克伦威尔17岁进入剑桥求学,就读仅仅一年时间便因为父丧而返回了家乡。1626年,他娶了伊丽莎白·布契尔为妻,并且迁出亨廷登郡,据说原因可能是由于经济上较重的负担。这个时期他的宗教信仰也变得更加虔诚起来。克伦威尔结婚很晚不足为奇,由于特殊的社会模式所导致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人一直就有晚婚的习惯。

至于宗教方面,克伦威尔成长的环境主要是清教徒的环境,他所在的教区是清教徒所主持的,再加上当时的剑桥大学也算是清教徒的一个重要堡垒。因此尽管克伦威尔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并没有在公开场合强调过自己的信仰,但一般人们还是把他归属为清教的行列中。

1628年,克伦威尔短期出任国会议员,这个时候的克伦威尔大致30岁的样子.,关于他的政治活动没有过多的记载,大体上属于默默无闻的。当议会被查理一世强行解散后,克伦威尔算是失业了,继续回家务农。此前此后分别有大约十年的时间,克伦威尔都在乡间度过。

如果要说区别呢?前十年,克伦威尔从20岁到30岁,主要以操持家务和沉思默想为主,他基本没有参与什么当时的社会活动。这应该说是显示了整个家族背景对克伦威尔的影响,结合他以后的经历来看,这一段时间的沉默让克伦威尔更为老到,深刻而且坚定了。作为一个受到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英国已经混乱不堪的情形,年轻的克伦威尔一边观察国家大势,一边也在不无焦虑地为自己寻求一个出路。

后十年,克伦威尔从30岁到40岁,已经大致成熟的克伦威尔开始逐步行动了。起初,他参与了一些地方的事务,这为他赢得了一些政治上的声望。1640年,他第二次获选担任议员之职,并开始活跃于政坛。

1642年,查理一世和重新设立的议会之间矛盾无法调和,双方开战。克伦威尔丝毫也没再有什么犹豫,他回到家乡组织子弟兵,加入了反对国王的议会军队伍。如果没有克伦威尔前20年的认真地思虑和沉淀,你不会理解他的选择。毕竟,他不像我们中国常见的走投无路的造反者,他是一个有稳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置身事外,等到事件平息下来后再出来工作,按理说这才是一个绅士的妥善选择。

显然,克伦威尔先生选择了为自己的信仰而战。这应该就是后来我们在战场上看见的克伦威尔富有激情,坚定无比的内在精神来源。也是克伦威尔所谓军事天才得以展现的最为重要的内在原因,否则,你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也没有什么战争经历的“泥腿子”,在经过不多的几场阵仗以后,很快就蜕变成了几乎军神一样的存在。克伦威尔在军事上的神奇表现多少挺像中国明朝的王阳明,这两个人的军事斗争技术几乎都是属于从天而降的。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乱世当中,胜者为王。克伦威尔仰仗着他的信仰,他的杰出的军事能力,成为了查理一世之后的大英帝国的统治者。

但是如果你要问,那么克伦威尔改变了英国吗?或者说一个新时代来临了吗?很可惜,显然没有,克伦威尔创建的这个短期共和国政体在他故去以后几乎立刻就分崩离析了,他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作为他权力的继承者被放逐到了海外。他本人被后来复辟的保皇党们开棺戮尸,直到几百年后据说尸骸才被他的母校剑桥大学重新进行了收殓。

没办法,克伦威尔所做的,所能做的也只是把当时已经四分五裂的英国临时性地捏合成一个整体,他没有办法,时代也不支持他找到一个建立稳定国家的政治基础。前面已经分析过英国的历史传统和当时复杂至极的各种政治,宗教,社会力量犬牙交错的情形。大英帝国可不具备我们中华帝国那种深厚的伦理传统所带来的政治生活的高度的稳定性,指望着在当时的英国改朝换代,“天下传檄而定”是荒唐的。英国注定还要再经过几十年的反复。

后来总有人拿克伦威尔和百多年后的美国国父华盛顿进行比较,并因为克伦威尔至死都没有放弃权力而苛责克伦威尔,并将这种对比提升到了所谓的道德层面。应该说,这种比较是很无理的,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人常戏谑的“关公战秦琼”之类的比较,甚至比这个还要更无厘头一些。况且,在先前分析过的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哪有什么放弃权力的机会。击败了保皇党以后的克伦威尔,其实根本就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能按照历史的惯性前行了。

克伦威尔本质上还是一个古代人,他的信仰和感情主要还是排他性的,他无法超越所处的时代。而华盛顿在经历过近代各种思潮的洗礼后,基本上已经能被视为是一个现代人了。如果说克伦威尔和华盛顿比较接近的话,那他就应该根本不会出来参加推翻查理一世的斗争。克伦威尔站出来是因为他认为他是对的,而华盛顿站出来是因为他要争取自由,或者说,他认为他是正义的。

克伦威尔在英国人自己选出来的名人排行榜里高居前列,但总体上说,他是毁誉参半的。这没办法,在珍爱自由的英国人那里,他毕竟充当过独裁者的角色。如果要我说的话,克伦威尔是一个正直的男人,他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以后发生的事情,已经不在他的控制之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斯图亚特王朝3-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