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曾经的确血雨腥风。

我坐在北京的一辆出租车上,观望着北京城拆得只剩城门的城墙。开车的司机操着一口浓浓的北京口音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老北平的这个城楼那个城墙,恨不得直接一脚油门把我送进《城南旧事》里林海音的年代。

对啊,《城南旧事》里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又剩下多少了呢?昔日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前的正阳门,如今只有城楼独自度过余生,外加一个文化遗产的铭牌,仅此而已。砖块是重新码过的,不然就不会如此冰冷死板;漆是重新刷过的,不然就不会完整得一块都不落下,显得臃肿恶心。既然后世对老建筑的完善举措如此拙劣,那前世人为什么要把它们套上一个“四旧”的帽子,再把祖辈留下的文化珍宝拆成了这种尴尬的境地?当年梁思成力主的保护北京建筑文物的思想,为什么不被采纳?灿烂的京派文化呢?没有像意大利人保护罗马那样去保护北京,这就是后世的罪过!

北京的过去充斥着不该有的遗憾,屈辱。屈辱的是一国之都竟遭受了八国联军的践踏,华夏民族的脸面在这里还不如粪土。遗憾的是新中国初期依然没能保住这京派文化最炽热的体现。我扭过头,满脸的懊悔与愤恨,辛亏司机没能从后视镜里看到我的脸。眼前的北京,是一只被棍棒打摊在地无力起身的狮子,昔日的狮王。

下车,我来到紫禁城。

太和殿以一种极高的物理高度俯视着我的精神高度。它承载的太多了!金黄色的琉璃瓦绽放在湛蓝的背景下,雪白的汉白玉承载着的是古代权利的最高峰。多少天下兴亡,江山易主承载在,这金碧堂皇的大殿里。又有多少心怀天下的勇者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它承受的又太多了!太和殿的血气不代表晚清政府的血气。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是对它的忽略冷落,亦或是抛弃,从此君王不早朝。民国一个叫袁世凯的胖子竟然为了自己坐上去,把龙椅的腿儿锯掉一截,这是对它莫大的耻辱!它是头狮子,眼看着柴狗对自己荡倚冲冒却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他想吼叫,想撕咬,但是那时候中国早已血气不在……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现在看看,太和殿尽管经历了600余年的风吹雨打,但它不依旧屹立在历史的潮流中不被掩盖?它不依旧向世人宣示了自己顽强坚毅的态度?它倒下了吗?不,它没有。承受经历的多了,自然生出了一种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心态。人是这样,建筑也是,城市也是。所以北京倒下了吗?没有,也不曾有。岁月与成败在它的身上雕刻,而雕刻必将带来痛苦,最后让这个城市文明的,也只有美轮美奂的雕刻。北京的血雨腥风的近代,遥远的古代的昌盛,以及最重要的,现在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城市态度,方才使北京向未来砥砺前行。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小桥,流水,人家。京派文化亦是如此。好的文化不会只有昌盛,更有没落与重生。而重生的勇气,才是让文化伟大的唯一因素。

于我呢?经历磨难却勇于抬头憧憬未来,不惧困境方才是成才之道。噫吁嚱,我喜欢这种精神,我喜欢北京。

未来的确欣欣向荣。

苏莫

作于2019/12/31 22:43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