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七章,第九节)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图强

                        第九节 再辩论

新法推行后,遇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阻力,当然,最大的阻力来自朝中各级官员,他们可以称为“保守派”,主要代表是司马光等。

在变法前,司马光和王安石进行过一场辩论,神宗皇帝赵顼,以实际行动支持了王安石,既而又重用王安石,主持变法。而同样名重天下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却只能以翰林学士的身份领衔修撰《资治通鉴》,他心中可能有酸楚的感觉,当然,这种分析难免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从后来司马光当政,全部废除新法的实际行动来看,这点嫌疑还是有的。

平心而论, 司马光也不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了,而是直到朝廷颁发“青苗法”,司马光才明确表示不同意见。

“青苗法”出台不久,赵顼在迩英殿听讲,司马光讲到西汉初年,曹参代替萧何时,赵顼问道:“汉朝如果对萧何制订的旧法一成不变,可行吗?”

司马光立即来了精神,借题发挥道:“何止是汉朝,即使夏商周三代君主,遵守禹、汤、文(王)、武(王)时期的制度,到现在仍然是可行的!汉武帝更改汉高祖的制度,导致盗贼风起。汉元帝更改汉宣帝的政治,汉代于是衰落。因此说来,祖宗之法不可变!”

司马光的观点,可以说是迂腐之极!他纵然不懂得与时俱进的道理。退一步说,他所推崇汉高祖时期的制度,可能和禹、汤、文、武时期的制度一样吗?汉宣帝时期的制度又和汉高祖时期的一样吗?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汉高祖和汉宣帝的制度是怎么来的?不是慢慢变更的吗?他们怎么就可以更改?这不自相矛盾?

吕惠卿听不下去了,站起来驳斥道:“先王(一般指尧舜禹汤文武)法律,有一年一变的情况,即每年正月初,在城阙上公布法律;有五年一变的情况,即巡狩考制度;有三十年一变的情况,即《尚书.吕刑》所说的'刑罚世轻世重'。怎么说制度不能变?”

司马光辩驳道:“每年公布法律,公布的都是旧法!先王巡狩发现诸侯改变礼乐制度,则诛杀,这是不变的证据。刑罚,国平用轻典,国乱用重典,这就是'世轻世重',也不是变。国家犹如屋宅,破损才修,不到完全倒了,就不重新建造。再请陛下问一问在坐的各位,三司使主管财政,不称职就可以撤换,怎么能像现在,让执政大臣参与财政?再者,现在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什么?宰相用道德辅佐人君,用什么'条例'?用条例的人,不是官员,应该是胥吏!”

司马光说了那么多,其实是东来西扯,不值得一驳。比如:治世用轻典,乱世用重典,这不是变通?一定要等房子快倒了才建新房?宰相不干涉财政,这是五代和宋初才有的制度,先前是这样吗?等等!

司马光在治学方面,少有人能及,治国方面,王安石甩了他几条街!

司马光接着指责“青苗法”放贷的弊端,他道:“平民借高利贷,尚且被逼得饥寒流离,何况是官府催逼利息?”

吕惠卿解释道:“青苗贷款,全在自愿!”

司马光回击道:“愚民只知道借债的方便,哪里知晓还债的艰难?并不只是官府不强迫人借贷,放高利贷者也没有强迫别人借债啊?”

任何制度,没有十全十美,都有瑕疵,但要看全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存心找茬,和无赖有什么区别?

听到这里,赵顼也忍不住了,对司马光道:“'青苗法'陕西推行了很久,百姓很认可啊!”

司马光对答道:“臣是陕西人,只看到弊端,没看到利益!”用自己的看法代替大众观点,这不是强词夺理?

几天后,赵顼留司马光入对。赵顼有点忧虑地对他道:“当今天下议论纷纷,是不是就是孙叔敖所说的‘国家有规划、决策,可众人所厌恶’的情形?”

司马光以为赵顼改变了态度,容光焕发地道:“正是,陛下说得真好!如今条例司所做的,只有王安石、韩绛、吕惠卿说好,陛下难道就和这三个人一起共天下吗?”

赵顼本想重用司马光,可一来王安石认为司马光不合作,劝阻赵顼;二来司马光见赵顼铁了心变法,也确实不愿参与,几次要辞职。

特别是公元1071年四月九日,他看到好友范镇因直言王安石“进拒谏之计”、“用残民之术”被罢官。司马光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并请求到洛阳任职,此后绝口不论政事,专心编撰《资治通鉴》,时间长达15年。

司马光在洛阳蛰伏十五年,哲宗“元祐”年由司马光主政,他全盘否定新法,让新法成果毁于一旦,保守派变成了“元祐党”,哲宗成年后又翻盘,变法派重新得势,党争更加激烈,形成元祐对决的局面,后面还要细说。



佐料:司马光和王安石的私人关系其实很好,1069年九月,王安石推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司马光便对赵顼进谏道:“吕惠卿奸诈,不是佳士。使王安石蒙受天下人非议,都是吕惠卿所为!”

赵顼道:“吕惠卿进对明辨,似乎是出色的人才!”

司马光道:“吕惠卿文学优长,但用心不正,愿陛下仔细观察。江充(汉武帝巫蛊之乱的始作俑者)若无才,怎么能说动人君?”

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道:“谄媚之人今日对你肯定迎合顺从,你一旦失势,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利益出卖你!”

王安石看了,心里很不高兴,但事实后来确实如此。

司马光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不和他合作,而且反对态度很明确,也很彻底,更光明正大。司马光从不背后搞小动作,不落井下石,不阴奉阳违,这是真君子的品行!所以司马光值得尊敬和铭记。

不仅如此,司马光对王安石个人还进行维护辩解。有次赵顼对司马光道:“爱卿认为王安石如何?”

司马光回答道:“世人说王安石奸邪,这纯粹是诋毁,王安石真是贤良之人,只不过不太明晓世故,性格执拗,一根筋罢了!”

司马光说王安石一根筋,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可能,但凡有卓绝才能的人,性格都很倔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七章,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