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水

        水,是一种液体,能被分解,也能与其他物质混合;

        水,是一种力量,能够续命,也能将其他东西摧毁。

        水,是一种循环,从天而降,积少成多,汇流成河;

        水,是一种境界,随遇而安,清澈如故,不卑不亢。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其中多次提到了“水”。

第八章:上善若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意思是: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能包容万物,如浑浊的江河一般;性情恬淡,如大海般深沉;……

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意思是:……。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第三十九章:……;谷无以盈,将恐竭;……

        意思是:……;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枯了;………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意思是: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意思是: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意思是: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以上内容取于《道德经》全文译文,共有七章之多,其中有三次直接用“水”来写。

        中.国文化存在着一刚一柔两种哲学文化思想,它们就是积极进取的儒家文化和阴柔谦退的道家文化。

        我们先不管何种思想更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是柔弱胜刚强。老子更推崇本质柔弱的东西,认为柔弱的东西才能长久,柔弱的东西更具有强大的力量。

        用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的事物来说,舌头相对于牙齿是柔软的,但坏掉的都是牙齿。因此,我们更能理解老子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弱者道之用也!

        这既是自然哲学,也是人生哲学。老子的道家哲学主张静反对动、主张退守反对进攻、主张柔软反对刚强。根据这几个点来找最形象和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水。因为水的柔弱是天然的,这也是水天生的优点。

        水之无争,让水拥有最为宽广的胸怀,直至海纳百川;

        水之无形,让水领有最为灵活的形态,达到诟如不闻;

        水之柔弱,让水具有最为强大的力量,能够持之以恒。

        水固然柔弱,却能依靠持之以恒的力量战胜看起来刚强的东西。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用水的德性来比喻人的最高境界!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
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 
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以上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我觉得很能体现水的本质和人最难做到的本分。

        你看那淙淙小溪,涓细不断,如清晨鸟语,似傍晚霞光,但它生生不息,磨平了多少磐石的棱角,这就是毅力!

        你看那滚滚黄河,夹沙而流,天上之来水,到海不复回,但它滔滔不绝,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这就是骨气!

  你看那壮丽长江,风情万种,或徐徐前行,或奔流湍急,但它一往直前,旱湿或冷暖都无可阻挡,这就是勇气!     

  你看那浩瀚大海,无边无际,有浩天之气,是万物母亲,但它胸襟广博,孕育了多少珍贵的资源,这就是魄力!

        水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精神,是大自然赋予每种生命的精神。

        如果我们懂水,就能更好地了解认识自己。遇到困难就应该有小溪的毅力;碰上诱惑就应该有黄河的骨气;遇到挫折就应该有长江的勇气;碰上矛盾就应该有大海的魄力。

        水亦宽,望我如是,你也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