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王之涣

      “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唐朝是很多人的向往。谈起唐朝,人们总会觉得月亮要净一些,马蹄声要响一些,女人要胖一些。

      当然,也不会忘记那些在诗酒岁月里留下灿烂一笔的文人骚客——在黄河左岸洗笔右岸磨剑的李太白、一生都在筹钱买房的杜子美、写诗臭长臭长的白居易、乘单车去大漠看日落的王维....还有一位,我们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背诵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的作者叫什么来着?王之涣!他比王昌龄大10岁,比李白、王维大13岁,更比杜甫大24岁,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剑,仗义疏财,热衷于扶贫济弱,而且才华出众,人人都尊称他一声“涣哥”。然而,在当时灿若星河的大唐文化圈里,这位涣哥貌似混的并不怎么出彩。新旧《唐书》均没为他立传,《唐才子传》虽有记载,但“语焉不详”,因为没人整理,现存诗稿也仅余六首。不仅如此,涣哥一生都榜上无名,没有在科举清明的时候像很多文人一样进士及第,也没有像好兄弟王昌龄、高适那样当过大官。30多岁的时候,也只是混了个小小的衡水县主簿。彼时,李白已经出蜀,并且写了一首《蜀道难》扬名天下,杜甫也不玩泥巴了,躲在私塾里发奋读书。眼看着父母耳鬓已生了白发、老婆孩子整天要吃要喝,自己不仅壮志未酬,作为一名诗人,身后还有一群后生想把他拍死在沙滩上。此时的王之涣明显感觉到了中年危机,明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却怎么也找不到楼梯。走在街上时不时地还有人戳他的脊梁骨,30多岁的人了混到这个地步,一定是人品有问题。果然,没过多久,因为和同事相处不融洽被人诬陷,一气之下王之涣就递交了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当长安上空吹落最后一片枯叶,当开元年间的第一片雪花落在王之涣的发髻,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此启程了!他想去看看山、看看水,寻找一些写作灵感。于是,王之涣沿着黄河北地一路迤逦出发,漫游西北边地。走千里草原,踏茫茫大漠,慕古今圣贤,颂大好河山。经过蒲州就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句《登鹳雀楼》。经过玉门关,留下了令后来人仰止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和朋友相遇过后,还写下了一首令后人称道的《送别》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山水看过了,灵感找到了,情感抒发了,心情也舒畅了,兜里的银子却快没了,王之涣这才想起回家。

可是,问题又来了。他不知道怎样包装自己,让写过的诗迅速地流传开来,也不愿上门推销,拿着诗稿去向朝廷大员求职,更没有牛人大咖替他推荐,妓院里一般的庸脂俗粉也领会不到他诗作中的高深意境。

这下好了,钱花的差不多了,又没有经济来源,接下来的日子涣哥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吃土了!这土一吃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是怎么过的可想而知,努力过、充满希望过、感叹过、才思枯竭过、悲愤过。眼见着王昌龄、高适这两个昔日一起喝酒瞎混的好朋友都已经发达了,还结交了李白杜甫那样的文艺大咖,而自己仍是一事无成,甚至在“举国激情锁不住,篇篇佳作涌出来”的光辉下变得籍籍无名,肯定也羡慕过。酒肆里那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应该很久没人唱了吧,想想真是气人!不过这么多年他早就想通了,男人嘛,赚钱养家才最重要!终于,在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劝慰下,54岁的涣哥振作起来了,重新入仕,补文安郡文安县尉。说白了还是一个不入流的负责跑腿的小官员。哪知道,仅过了一年,卒了!直到一千多年后,一群盗墓贼挖开了他的墓志铭,涣哥才得以重见天日!

      普希金说过:湮灭是人的自然命运。听起来残酷,却直抵本质,也很现实。《新唐书》、《旧唐书》作为一部以“官本位”为价值准则的官家典籍,又怎能看得上一个小小的主簿、县尉呢?然而,“人总有一些并不完全被历史扼杀的东西。”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凭两首诗,青史无名的王之涣就可以闪瞎整个盛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我们在霓虹闪烁、人流如织的城市中、肮脏的交易中、虚无的名利中,失去重心,忙着出书立说、自我营销,想尽办法的争名逐利、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王之涣正轻蔑地看着呢!新旧唐书《文苑传》不写我的名字没关系,能上小学课本一样可以秒杀很多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你个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