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今天看《苏菲的世界》中《雅典》和《柏拉图》两节。苏菲被问到了4个问题:14.一个面包师傅如何能做50个一模一样的饼子?15.为何所有的马都一样?16.人的灵魂是否不朽?17.男人与女人是否一样具有理性?

首先提到雅典的高城,是因为苏格拉底当时穿梭在雅典的大街小巷和广场上,与雅典人民谈话,教导年轻人,却不是为了钱。巴特农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神庙,巴特农的意思是“处女之地”,是为了崇奉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而建成的。

苏格拉底的死影响到了柏拉图后来的哲学生涯,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当今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柏拉图成为哲学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陈情内容出版成《自辩》一书。


柏拉图最关心的问题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天下的马儿一样,是因为马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但是马有老的,有瘸的,有白的,有黑的,甚至会死,所以说个别的马是“流动”的,应该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吧!

所以,柏拉图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所以说,没有一件存在于感官世界的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就象每个肥皂泡泡迟早是要破的,即使一块大理石也会发生变化,逐渐分解。我们对那些不断变化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

我们人类是无法真正了解我们肉眼所见的事物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个圆形内所有的角度加起来一定是360度,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个理想的圆形,也许这个圆形在物质世界中并不存在,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很清楚的想象出来。

所以柏拉图认为,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这个世界中,每件事物都会流动,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另外一个领域则是理型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但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永远不变的。

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但大多数人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他们从来不去思考是什么东西投射出来的影子,这里有个神话,就是洞穴神话。

洞穴神话记载于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中,理想国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他的理想国可算是极权国家,男女一样可以有效治理国家。他在《律法》中描述,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国家。柏拉图对妇女的看法也相当肯定。

他用人体的构造来解释理想国这个概念。人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三种能力,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追求智慧;意志属于胸部,追求勇气;欲望属于腹部,必须加以遏制,以做到“自制”。

所以他认为,一个国家必须以理性来治理,就像人体由头部来掌管一般,社会也必须由哲学家来治理。


理想的教育分两部分,音乐和体育,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和运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绅士,培养出的人既要勇敢,又要有礼。经济方面实现共产主义,国家鼓励生育。但柏拉图笔下的正义与平等没有关系,这个正义主要在于财产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