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曾国藩传》感

每读一位名家,总会有些许的想法,对于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会有些许了解。读史可以明智,而历史由时代、人、事组成,缺一不可,那么历史人物在那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才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真正的历史。到底是“时事造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事”这点我认为是不可独成的,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段感人肺腑、令人惊叹亦或是使人反感的历史事实。曾国藩作为清末的一位儒家,有最基本的人性“自私”同时又具备有“内圣外王”的向往与践行,如果评判一个人需要十分苛刻的要求的话,曾国藩也不过如此。但那是作为圣人的标准,我等常人何能做到如此?

曾国藩在入仕时的坎坷,有些好笑,却又不得不理解。作为家中第二代读书人,因其父错误的启蒙,以及家中仅有的应试书籍,限制了他的思想,导致屡试不中。当其答卷被张榜批评后,苦思得其中真谛,后竟一帆风顺进入仕途。他以笨自称,可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笨,才让他坚持到了这一份功名。

初入仕途,可谓是心高气傲,不知谦谨为何物,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令周围人反感。做事基本为三分钟热度,不能恒久。频繁交际,却总惹人嫌弃。当然,屡次碰壁后,其痛定思痛,找原因、寻方法,为日后的成功埋下伏笔。日日笔记,常常反思,让朋友提问题、做监督,静坐,练字,定量读书,成了他的日常。自此,确立“内圣外王”的目标,并一直践行。

得主赏识,庆幸至极,矜矜业业,力求上进,然其主不明,不能行千里。遇二主,初始庆幸,尔后痛苦,奈何已成官。政变,遇三主,主无才能,轻信谗言,使其仕途大挫。虽无明主,怎料其能力出众,仍得身后功名。

虽得主赏识,然不是明主,报复不得现,心灰意冷之际,与咸丰帝矛盾日显,本欲致仕归乡,恰巧其母寿尽归乡服丧,也了却心中的愤恨。

太平天国势力猖狂,危及朝廷安危,无奈受命组建团练,因其性格与时代不和,致困难重重,无奈之下远离省府,创建湘军,并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改变当时军制,创新战法,升级装备,在军队中树立信仰,创建了一支清末强有力的队伍。决胜太平天国,虽有困难,但终被克服,可喜可贺。然,其在战争中,多次为胞弟创建机会,申请战功,不顾其他将领的利益,最终手下名将皆离其而去。

平天国,升中堂,弱湘军。太平天国的平定,给曾带来了巨大的功与名,然其深知官场文化,将湘军裁撤一番,保证了其在朝中地位。总督任上,矜矜业业,专心吏治,得到一致好评。剿捻虽其方法正确,然奈何执政者的无能,将其调回,但剿捻成功,因其方法正确,顾升为中堂。。

天津教案,成为曾生命中最大的绊脚石,随处理正确,然不得民心、朝廷昏庸,导致一位贤相走到生命的尽头。当然其身体极差,天津教案应该是加速了他的死亡,而不是他离世的根本原因。

细数曾国藩一生,虽愚却创造了不朽的功绩,在当时那种政治环境下,实属不易。但他的成功也不是没缘由的,诚作为他的第一行为准则,成为了他出将入相的基石,在入仕考试时找到了考试的规律或者说方法;在入仕后,能够及时的反省自己,树立目标,一步步践行;在仕途受挫后,读老庄,使其深谙人情世故,选贤任能,得到更多支持者;创办湘军艰难重重,凭借一份信仰坚持到最后取得成果。所以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出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怎么去实现,就必须坚持下去,成功可能会来的很晚,但绝对不会缺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 曾国藩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