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内部决策跟外部意见

我想起一个段子,说夫妻两个畅想如果中了五百万该如何分配或消费,由于二人分配不均导致要去法院离婚。

局外人觉得非常可笑,但是当事人或许不这么认为,当事人在吵架的过程中在潜意识中加强了“中五百万”的概念,深陷其中,如果这时候有一个外人在场,只要轻轻说一句,你们还没中奖呢。估计夫妻二人马上偃旗息鼓,洗洗睡了。

段子固然是段子,但是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成功的心态永远是被绝对放大的,一定情况下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一般会衡量事情成功的几率以及成功的时间,还有投入的资金预算和精力,但是无论怎么预算,胜算都是越来越大,预算都是越来越可控。

可是实际情况下是,这样的:

1997年7月,爱丁堡规划中的新苏格兰议会大楼预计的最高预算是4000万英镑。到了1999年6月,建楼的预算就变成了1.09亿英镑。2000年4月,规划者将“成本上限”修改为1.95亿英镑。到2001年11月,他们又将“最终成本”预估为2.41亿英镑。这个最终成本在2002年年末的时候又上涨了两次,成为2.946亿英镑。到2003年6月,预算又增加了3次,达到3.758亿英镑。这栋大楼最终在2004年建成,最终耗资约为4.31亿英镑。

预算整整翻了十倍。如果不是增加投入,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的无非就是增加见识,经一事长一智,用经验参考来增加决策成功的几率。

在一个公司内部,讨论一件事或者一个项目如何落地,为了增加决策成功的几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外部意见,问一问外人怎么看,外部的意见或许是颠覆性或者大角度的。参考价值非凡。

一个人一个团队,在预测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陷入自己设置的“光晕”里面去,越想越兴奋,越讨论约距离成功越近,这个时候,有个外人提着一壶冷水,当头直浇而下,或者,这个人或者这个团队会少走很多弯路。

也许,可以再换一个思路。

第一个是跳出来自己的思维圈子,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决断,就像走在丛林,突然迷路,最佳的选择不是找路,不是辨别方向,最佳的选择是爬上附近最高的地方,往下看,你才能找到出路,获得生机。

当然,有的人或许会问,思想就是思想,如何爬上高地?其实也简单,不想问人,就找书,书中或者互联网上早就有了现成的答案。换句话说,书也罢,互联网搜索也罢,都是“人”在回答。

第一个是找到制高点,第二个就是把目光放到远处,用李笑来的话就是“活在未来”,不要困在当下。

一件事无论怎么预算,都会在时间上有个预期,比如,盖房子,三个月打地基,三个月起楼层,两个月封顶,等等。无论哪个时间点,都是自己要审视的“远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在这个时间点完成任务。如果不能,那么是不是马上回到现实世界去更改计划,调整方案。

制定内部方案,提高决策成功率,最优的策略就是引入外部意见,当然,是牛人的意见,不迷信专家,但独立思考,尊重牛人。

其次,要站在高处,想在远处,方可做出最佳策略。

【思考】与君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内部决策跟外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