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到这句话,觉得这不就是一句平常的话嘛。
长大了才更加理解这句话!
确实也是事实。听话的孩子往往最受大人的喜爱,因为不吵不闹,不用耗费大人的更多精力。
以前就是一个乖小孩,每次到亲戚家里做客,都会被别人赞乖巧可爱、懂事。
其实也不能说是懂事。小的时候,我的意识很清醒,到了别人家不能大吵大闹,不能乱拿东西。
其实我看见别人家里有好吃好玩的,内心是很想去拿来吃或者玩的。但父亲总是告诫说,不能要,要给别人好孩子听话的形象。懵懂无知的我,心里想的是,别人家%给为什么不能要呢,又不是偷来的。
由于小,心思也想不透,就只能按照说的做。其实也是害怕他骂我,对害怕父亲的暴脾气。
导致我形成了安静的性格,不喜欢到朋友家里玩,只喜欢静静的待着。最后儿时的朋友见没有往来,关系就都慢慢的变淡了。
不能麻烦别人的想法养成了思想壁垒。
长大后,也跟同学玩的不是很开。但内心其实很想跟其他人一样,大声的跟着朋友同学开着玩笑、打着闹。
所以我就是属于不会哭的孩子,所以能“喝奶”的次数并不多。
家里有一个妹妹,属于会“哭闹”的。
但凡她想要什么,都会说出来,“哭闹”着要。而我不会。
我每次想要一个东西,先想好措辞,觉得言语不敏感才会说。但是大部分都是说了,就被大声拒绝不行。
然后心里难受,不想吵不想闹着强要,心里难受,想着的是再说第二遍应该也是没用的。
然后默默的走开。
到了初中,孩子心性还是在的,看见好多同学家里都给他们买了智能手机(那时候刚出没多久,所以智能机都很贵。),也想要一个,心里是极度羡慕的,到了饥渴难耐的地步。
最后还是忍不住跟家里人说了,无意外还是被强烈的拒绝了。这时心里难受的不是没能买手机,难受的是父母怎么不能好好的跟我解释,为什么语气这么严厉。
看着别人家里关系和睦,而我得来的却是父亲的骂声。(虽然他一直强调,他只是大声说话,并没有骂人的意思。)
但心里却开始封闭了起来!
孩子嘛肯定是想父亲的关怀备至,而不是大声喝骂。
所以当时的我非常难受,觉得在我们之间竖了一道深深的横沟。对家里失去了依赖,开始认识到凡事要靠自己,找别人要是没有用的,哪怕是血脉关系的亲人。
其实虽然小,我还是算懂事早的,知道家里经济困难。
所以平时从不轻易开始要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怕给家里添加负担。所以每次遇到极度喜欢的东西,才会跟父母说,且只说一次,不行就算不强求。
于是想要手机的那段时间,家里不肯那就自己攒钱买。
在初三的时候终于买了第一台手机,价格九百九十九。是从初一开始生活费里节省出来的,平时大部分点一个青菜,偶尔吃一次肉。
高一又换了一部,原因是那部手机上学路上掉了。这次是分期买的,还是省出来的。
到了大学,由于安卓系统还没有现在那么流畅,不到一年半就卡的不行。换了一台,一直用到大学结束,至今还在用。
而我妹妹的手机,她找我商量说想买手机。我建议说自己买吧,攒个几年就行了,不要跟他们说,我可以帮你攒一点。
但是孩子嘛怎么可能有延期享受的想法。
于是,她立马跟他们说明自己想要手机。那时他们工资一人才三千多,学费生活费等一系列的都抽不开身。
但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吃嘛!
她一哭二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母亲见她这般哭闹,心软了。加上我自己也买了手机,她就觉得不能一个孩子有,一个没有。
也不想她天天这么烦人,就劝了父亲,咬咬牙硬硬挤出钱帮买了。而我其实一开始肯定是有点小嫉妒的,但要我这么哭闹才能得到。小小的心里却万般不舒服,做不来这样的撒娇。
后来,妹妹的手机也换了几次,都是父母出钱帮买的,我出建议买哪个比较好。
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当然,心里是开心的,毕竟都是自己钱买来的。拿着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很开心。
虽然买几次手机的钱,严格上还是他们给的生活费来的。
其实我也曾原提出,暑假跟同学去工厂挣钱得一些钱作自己的生活费以及买手机,或者零花钱。
但暴躁的父亲嫌弃丢不起这个人,要是让他的同事知道,不丢了他知识份子的脸面。
为此,与他争吵过。
面子重要,还是生活重要。
最后坚决不让我去,说出了狠话。我畏怯了,只能就此罢休。
现在回想,暴躁的家庭给我形成了很多的性格缺陷。
尽管在慢慢改,但是改的过程是真的很难。
因为形成了性格,几乎同条件反射般的存在。
网上也发现了很多网友,存在一样的情况。原生家庭无意造成的,却能影响孩子一生。
《备注》:
算是一篇故事。看到很多这种倾述,今天刚好心情不好,就写着写着出来这么一篇文章。其实我父亲就是脾气很爆的,一点就燃,一天跟他说话不超过几句。跟母亲还好讲的多,生活问题都是跟她说。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是潜移默化的。当然现在来说,已经很少这样的父母了,零零后都是家里的宝。压岁钱比我们九零后的存款更多钱。难受想哭!今天就这样吧,的第一篇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