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读书笔记(十七)

《知识论》读书笔记十七

2022年7月20日

D:知识底基本材料是所与

1,以上的讨论

以上所讨论的官觉是随时可以校对的,与普通官觉不一样。从知识论理论着想,正觉基本而官觉不基本。此后又论及校对,谈了何谓校对以及对官觉的校对,最后论及幻觉和梦觉的校对。作者主张朴素的实在主义,当然要维持此说法,我们只能从正觉说起,只能从是所与的呈现说起。我们以正觉为标准去发现别的官能活动,不是从许多官能活动中去找正觉。

2,四、五节的讨论可以说是多余的

四、五两节的讨论是从不同的官觉论起,对于本书理论来说用不着,而对于其他觉,不是供给我们知识论原料的官能活动,从这一方面说,这些觉用不着讨论。

3,校对本身以知识为工具

有相当知识才能校对,知识是工具,不是以知识为条件,不只有知识,还要校对某官能活动,要有相当于某官能的知识。知识的材料不是从校对来的,也不是从其他的觉来的。

2022年7月21日

4,所与是知识的材料

所与是知识的材料,所与是正觉的呈现,所与正觉是供给知识的材料的官能活动。

在后面的讨论中,将会把重点放在如何收容所与,如何应付所与。

从知识着想,应付的工具是抽象和抽象的意念(知识就是抽自所与的意念还治所与)。

在以后的章节将会陆续论及意念,思想,事实语言和命题及真假。

本书认为一知识者所与的知识就是它所能肯定的所与的真命题。

第四章  收容与应付的工具

一:所与的收容与应付

A:收容与应付

1,收容与应付两者交相为用

所谈为一官觉种的客观的呈现,即谈所与与正觉。

对所与没有收容与应付,则官觉者没有觉。

收容与应付为两件事,二者交相为用。

2,觉的等级的问题

觉有等级,基本与否大多是生理本能成分的多少问题。

程度的高低是经验与推论成分的多少的问题。

官觉者有收容应付即有觉,所以只谈收容与应付。

3,官能作用对官觉者的影响

将收容与应付看作是官能作用对于官能者的影响,不讨论影响的大小轻重和实在。是某一种的官觉者就有该种的功能作用的影响,仍有特有的影响。

4,收容是间接地保留所与

收容是将一时官能之所得间接地保留起来。

保留是受原来呈现的影响使类似原来呈现的呈现,影响大于原来的,直至官觉者能应付类似原来呈现的所与,官觉者有所收容也就能够应付。

5,应付不限制到有所谓的应付

此处应附限制到有意识或有所谓的应付,也不谈相当的或针对于所与的应付。

只要官觉者对所与有行为上的反应,就有应付一部分的所与的能力。

应付如收容般亦程度高低和项目多少的问题。

B:收容与应付的趋势与工具

1,工具是本来有的

收容与应付都需从要求和工具着想。

就要求而言,工具可视为本能,随官能而俱来,需扶持,运用才能发展。

2,需教育训练

此处所提工具大都要靠教育的或训练的,本能二字不妥。大致说来,就人类而言,教育与训练使人失之于慢,而得之于比较合宜。

3,称这些工具为趋势

趋势是官觉者收容与应付官能之所得或所引用的工具,这两字也不好,暂且引用(Propensity)。

这些工具都伏在官觉者本身,需扶持、运用才能成为有效的工具。

二:习惯

A:所谓习惯

1,习惯的各成分

①重复成分,②照旧成分,③符号成分,④类型成分。

分为行动方面与思想方面的习惯,本阶段注重行为方面的习惯(行动上的习惯)2,重复成分的必要

重复成分是习惯的必要条件,重复次数的多少,不是重复成分的多少的问题。

此处所谈为重复成分,此成分有重要与否的问题,没有多少问题。

3,照旧与重复的分别

照旧与重复二者的关系在于,照旧是我们去照旧,重复不必是我们去重复,先后问题不易说,但二者交相为用。

4,符号成分的解释

符号成分由分析得来,有些符号成分不明显,但对习惯而言符号成分是免不了的。

5,类型成分跟着符号成分

有符号成分即有类型成分。作者举例穿衣以及猫听见敲碗声取食,类型成分也是免不了的。

6,习惯不必是有意识的

重复与照旧可以完全无意识。

符号和类型是分析习惯时所得的分析成分,从习惯本身说不必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

简单而言,习惯是对于类型的刺激作照旧的反应。

B:习惯不限于官觉者也不限于官觉

1,好些东西有宽义的习惯

如果只要求重复与照旧成分,习惯的产生似乎非官觉者也有。如汽车与打印机。

2,狭义的习惯限制的官觉者

在普遍情况下,狭义的习惯不限制官觉,不必与官觉者以任何影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否影响到官觉,无从说起。

3,个别的或社会的习惯

社会的习惯,即普遍所谓风俗习惯,都有来源。研究风俗习惯的来源也就是研究它们的历史。来源和理由不一样,有些有来源,无理由。

一官觉者单独的习惯也是如此。

无论有理与否,习惯总是习惯。它的影响不因有无理由而有所加减变迁。

4,不注重个别的习惯

在此注重的是社会的习惯。因为社会习惯大都是一官觉种中各官觉者所有的共同的趋势。共同的趋势当然也是共同的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论》读书笔记(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