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持人张艳红,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教育润泽生命的过程也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阅读写作的影响,还是教育行走的影响,无论是身边的朋友的影响,还是远方的导师的影响,以及团队群体的影响,都可能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都会有自己的转变,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也会遇到自己的瓶颈,那如何进行教育上的突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突围故事,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都想变成更好的自己。今晚7:30我们齐聚一堂,一起听陈志红、焦艳丰、杨晓玲三位老师给我们分享“逐梦·追寻——我的教育突围之路”。

第一位给我们分享的是美丽的陈志红老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陈老师,陈志红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工作了七年,后调入珠海体校任教。积极思考课堂教学,追求新颖,灵动的课堂,善于将中国画特长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坚守“简约”、“生成”的公开课,在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在《福建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等杂志发表文章。

下面就把宝贵的时间交给陈老师。

特别感谢陈老师的精彩分享,我都没听够呢!陈老师一路走来,一路突围。专业突围,主动邀请领导同事来听自己课,陈老师的画意语文,色彩课堂,板书艺术,样样精彩。情感突围,陈老师舍弃离开厦门,去到珠海,解决了异地分居,此时在新的学校,心情是不顺畅的,进行了心境的突围,积极情绪 ,接下来境遇突围,转变理念,自我觉醒,砥砺自新 ,经历成长阵痛,破茧成蝶,一路行走,让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感谢陈老师精彩分享,期待还有机会再听到你的分享。

下面有请今晚第二位分享嘉宾焦艳凤老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焦老师,焦老师是榆树市土桥镇光明学校,榆树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荣获榆树市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榆树市青年教师大赛语文特等奖、2018年、2020吉林省信息技

术与教学融合大赛语文一等奖、2020年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五年组一等奖,参与全国线上分享并担任本次

活动主持人和技术支持工作,2019年担任互加彩虹花晨读和青椒计划助教志愿者。2021年8月参加教育行走,教育理念:教育既生活,既不为难自

己,也不轻易放弃。

感谢焦老师的精彩分享, 原来我们在同样的共同体,网师,N师,一起写吧挑战等,没有本次分享,我们还没法见面呢!特别喜欢焦老师分享的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焦老师特别担当和付出,在朋友临时有事不能分享后果断补上,在付出奉献中收获满满,感谢焦老师精彩的分享。

下面邀请出今晚第三位分享嘉宾杨晓玲老师,杨老师是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十一小学副校长,从教19年,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骨干教

师;江西省“首期名师”培养对象;景德镇市“511名师工程”骨干教师;景德镇市“家长学校先进工作者”;乐平市

“2132名师培育工程”领军教师;乐平市“青年教学能手”;乐平市“优秀教师”;乐平市“拔尖人才”。执教的数学

优质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一等奖,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案例与反思多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

请大家稍等,我正在连麦,你好,杨老师, 看见你了!我把最宝贵的时间就交给你了!

非常感谢杨老师的精彩发言,遇见教育行走,追逐儿时梦想奋进教育之路,追寻教育意义 幸福教育人生。感谢杨老师,

现在的我邀请出今晚的点评嘉宾,大家猜一下,会是谁呢?猜对了,是邓秀华老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邓秀华老师,

邓秀华中学高级教师,文学硕士,原深圳市南山区平山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现任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法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市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市优秀督学、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参与编写《学习做有教育智慧的父母》(初中卷),有多篇专业论文

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热心公益,2017年被评为市优秀环保志愿教师。2015年首次参加“教育行走”公益活动,从此迷上“教育行走”。线下线上活动从未缺席,2019年获得“教育行走痴情奖”,如今虽已退休,但行走痴心不改。

大家稍等,我邀请邓老师,看见邓老师了,邓老师好,感谢邓老师的大爱付出,没顾上吃晚饭,就为大家点评,辛苦了!下面我就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邓老师。

感谢邓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今晚三位分享嘉宾的精彩分享,感谢屏幕前的你一直跟随步伐,认真学习,感谢文案编辑郝香茹老师和默默无闻,关注孩子成长!在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一起去不断突围,不断成长,非常感谢大家!敬请期待下期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