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教 学 观

 
  我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可以说每节课都是详案。我们新教师在备课上要舍得花时间,不仅要备知识点,而且要备教法和学法,还要备问题。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记得当时我在一次听课后,要求我课后写教后体会,总结得失,我照办了。教后体会一则可在下节课时弥补上节课的败笔,二则下一轮备课时引起注意,三则也为撰写教学论文积累素材。教后体会实质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写教后体会必须是有感而发,力戒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经常坚持必有收获。
  课堂上,我努力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过程,做到精讲多思,尽量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我总是用实验、生活实例或上节课的疑惑引入课题,对重点的知识讲得慢一点,语气加重一点;对难点的知识多讲一遍,并加问一句:不懂再讲一遍。作业布置不多,对难题会适当提示,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我会别外给题目。我反对抄作业,应付我。
  一、我的教研工作
  教师只有依靠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去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仅要为青年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更要对他们热心指导,增加压力和动力,提供施展教学才能的舞台。教师思想、业务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除了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责任心差、教学业务提高慢的教师,从思想、业务上给予教育和帮助。只有加强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新的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以便学生运用继承来的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教师则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在信息社会中,对于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教师将越来越多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成为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胜任教育者之职责。
  在这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中,司教育之职的教师,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学习:
  第一、教育理念的更新。人的行为态度往往受思想所引导,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比之于知识的老化,观念的老化更为危险。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观念的老化,则往往使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因此,对教育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必要。
  第二、对现代教育的理解。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专为将来”。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如果一个教师的目光仅仅盯着分数与升学率,必然将扭曲教育的内涵。
  第三、教师素养的提高。吴加澍老师在一次报告中批评当前教育弊端是“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有人讲过这样一件事:两名中学生在课间谈论“纳米技术”,班主任和蔼地说:“准备上课了,别再谈吃的了。”学生愕然。这简直是在演小品。当然这是极个别的例子,但它说明了教师如果只囿于自己所教的那一部分知识,不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就会落后于时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教师如果不学习,那么无论搞什么教研活动,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效果一定好不了。
  二、我的教学观念
  无论你是怎样走上这三尺讲台的,我想确立正确的教学观是十分重要的。“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是我的教学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选择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其导向性,体现在激励、启发、点拨、评价等方面,教师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下几个意识:
  ( 1 )主体性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种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性是课堂学习活动的首要特征。教师通过问题、练习的设计,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课也有提问回答,但次数很少,教师讲得多了点,而且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够,启发不了就干脆自己讲了算数,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 2 )学法指导意识。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物理课一听就懂,物理书一看就明白,老师一问就傻,作业一做就错,测验一考就砸。”教师们教得也特别累,把要讲的知识“掰开、揉碎、嚼烂了”喂给学生。课上几乎都是教师讲课 ( 灌输 ) ,学生安静地听课,记笔记。课下再做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学习物理的情境。因此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手段、设备的条件,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目的。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字的物理意义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严格地说,学生的知识是他们自己学会的,教师的“教”只是提供了“学”的条件。阅读中的思维活动是对阅读材料的加工、贮存和灵活运用的过程,是一种带创造性的活动,只能靠学生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完成。教师的讲解和教材里现成的结论,只能促进和指导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
  ( 3 )现代化教学手段意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中,当前也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偏向,即课件不是为教学活动服务,而是师生围绕着课件转,有人认为课要上得精彩,就要靠课件来活跃气氛,认为没有课件的课是一堂枯燥的课。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师生迁就课件,受其约束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有的课堂中,课件成为第一讲授者,教师变成媒体播放员或课件的重复者。这样做,使课件游离于教学之外,挤占了师生的教学活动空间,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引起人们对课件作用的误解。成功的多媒体运用,课件应与整体的教学系统相一致,而不应该将课件从整体教学系统中剥离出来。但究竟如何认识、把握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利于设计、制作、运用好多媒体课件,是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为我们新教师来说,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随着校园网络化的建设,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其“辅助性”教学功能,开展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把课上得直观、形象、生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出自 “蝶影萦花的Blog 新一代..”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wx586.blog.51cto.com/172565/101541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职场,休闲,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