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与职业声誉——北漂18年(62)

职业素养与职业声誉——北漂18年(62)_第1张图片

《北漂18年》从1997年开始写,到本期所写的2006年,越往后记录越详细(也算是开窍的一种表现),但是与此同时感觉不知如何继续了——这也许就是多与少之间的辩证关系,想了想还是以时间记录为基础,抓几个点展开。

由公司搬家想到经世看人
我入职后没几天就赶上CH从紫光大厦三层搬到清华科技园科技 大厦C座18层,两个地方不远,但是因为东西比较多还是得有人盯着。
部门除了总监CH,招聘主管XX,还有两位, 都是女士, 一个行政主管LH,一个行政专员XR(后者一直在CH干到今天,已满了十年)。由此看出人力资源工作以女性为主这个特点。
作为部门主力的我努力投入 搬家之中,那个招聘主管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参与(好像是过于瘦小),女士主要负责盯着过程,别少了东西。
“经事看人”是很有道理的。谁也不傻,干活是否出力,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拿搬家当天下班来说吧,招聘主管5点半准时下班(事还没完),LH和XR大概7点半左右走,DQ和我8点半离场——帮着其他部门收拾和整理。
第二天,我按平时习惯7点半就到公司。
头天加班再晚,转天也要准时上班这事儿,还是在中关村时冯姐教的。好像之前提过,一次加班到快凌晨3点,结果转天我迟到半小时发现其他人都已开始工作了。冯姐的原话是:“大志!看看大家……”考虑到当时虽是大专生的我是北京公司学历最高的(有个本科在冯的天津公司),感觉很没脸。
这事儿记一辈子,之后再没出过类似问题。到不了就直接请假,扣钱好了,能爬起来就准时上班。
再后来,在咨询公司有人说我职业素质好——他们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要装就装成真的
2016年11月(没错,本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十年之后),我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给来自孵化器的负责人上课,主办方就一个要求:“能不能穿西服?”认识快半年了,大伙都没见过我穿正装,衬衣都没穿过,全是T恤、运动裤和运动鞋。讲课当天我穿的西服,效果不错。
到什么山来唱什么歌,在企业做HR时,我每天只穿西服,衬衣只有白色(有十件),之后才增加了紫色和浅蓝色。
2006年在CH打工时,我到公司的时间都在6点至7点半之间,正式上班是9点。开始或许有人背后说这是装的,后来没有了,我从头到尾的三年里除了请假,每天都这个时间段到——职业素养这事,装也要坚持,最终也许就会变成真的了。与此相对,我看到太多在职场里的人,开始还很努力,转正之后或者过了几年之后就开始懈怠,职业素养不能保持,继而进取心也消退了。
顺便说一句,走入社会的19年里,在所有共事过的同事之中,早晨到公司时间能稳定地比我还早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现在的“中国内容营销第一人”孙庆磊老师。当年在万达电商,他到公司的时间是6点20左右。

我的看法是“先有职业素养,之后才有机会树立职业声誉,否则就是白扯!”开会迟到、上班迟到早退、吃自助餐剩饭,归根到底都是——没有家教的表现。所谓以小见大,没有良素质的主儿,我都尽量不打交道,浪费不起时间。
下次准备谈谈职业稳定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漂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