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邵明吉

                                  隽永的真

                              ——读《朝花夕拾》有感

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                           

                                                                    ——题记

      书卷油印的字迹还氤氲着些许气味,掩卷三思,唏嘘不已。世俗太深,我疲于参透,只属意于一代文豪的年少轻狂,属意于文笔大家也曾有过的无忧童年。

        朝花,夕拾。于风烛残年遥忆儿时,一定是件美好的事情,那个曾经的懵懂天真的孩童,那个曾经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徒然闯进落叶般枯竭的记忆里,是否让人会心一笑。鲁迅先生就是在苍劲的光阴里写下了这样一部散文集。不同于小说辛辣的言语,扎破世人混沌的心,《朝花夕拾》用笔墨描摹着最初的,美好的样子,隽永的笔调正如它诗意的名字,清晨的鲜花终会凋零,傍晚慢步时捡拾一瓣落花,晚霞把夕照的金粉铺落一地。残花存掌中,花香溢人心。似是在细尝一道佳肴。咀嚼吞咽,幼时的童真味道涌上心头,方漫漫漾开。书卷里那天真烂漫的孩子,带我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位伟人厚重的影子里。

        一直着迷于百草园——那个能听见生命歌唱的园子。因为它承载着鲁迅先生对生命最初的认知,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那时一个孩童第一次听见大自然的心音,体悟到万物的生息繁衍,内心将是怎样的震撼。发现紫红色的桑葚时的惊喜,存托起一个个甜蜜的梦。十只染着紫红色汁水的手指,不免又是一顿责骂,转过身去就忘在脑后。童年,只容那孩子一人偷偷地独享一份欢乐。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枕着双臂躺在草丛间,耳边全是这样细细的低语,就这样进入梦乡,沉沉睡去,再不醒来,可好。

        无奈时光太快,转眼已值暮年,那些百草园中时光的影子早已化作生命中浮华的片刻,痕迹浅淡。记忆中,那个小小的身子作别百草园的情景还依稀可辨。仍记得那句:“别了,我的百草园。别了,我的蟋蟀和油蛉们。”夕阳归途,芳草萋萋,作别怅晚,殊不知,哪一次际遇不是殊途。

        幼时的我也曾拥有这样一方天地。外公家曾有一片麦田,阳光和麦芒一起燃尽我金色的童年。坐在田间的高地上,头枕着细细的青草,面朝蓝天。那时并不知道什么是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只是任阳光的暖煦迷了眼。我想自己比鲁迅先生有幸,如今仍能回到那片承载童年的地方。仍然是那片高地,再闭上眼,便仿佛不记得任何一个人清晰的面容,我的记忆和生命开始大片大片的留白。金色的麦浪里有金色的稻草人,那是农家深情的祈祷和盼望,一缕清风一片云,只为对接往事,寻那段最美的童年。

        此时此刻,最美不过身边的一本《朝花夕拾》啊。

                                时代,你听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当思绪在耳际翻飞,晴暖的午后随格列佛共赴一场奇妙的旅程。看世间百态,生旦净丑轮番登场,演绎社会大戏。当合上书本时细细回想整个阅读过程,本是着迷于那轻松细致的描写,但渐渐于阅读中,发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渐渐清晰的剪影。油墨的字迹似铺开了一条路,引我向前。

        以游记的形式起笔,看似一个轻松的童话故事,实则有力地抨击着英国当局的腐败与无能。从小人国到大人国,从飞岛国到慧骃国,更是象征着不同的社会现象整个文章仿佛是开天辟地似的一声惊雷,将仍然沉浸在大英帝国虚伪盛世中的反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震破了耳膜,揭开了世人藏着丑恶面容的黑纱,叫人读之一时拍手称快。

        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对比堪称经典。当格列佛从拥有绝对优势的胜者,沦为大人国内被赏玩的玩物。他的身份和遭遇也都变得迥然不同。原本在小人国过着自在为王的日子,却在大人国成了街头卖艺的奴隶,甚至被主人家的狸猫当做老鼠撕咬。这正是象征了现实社会中不平等的欺压。

        当时的英国社会,各个阶级泾渭分明。同是有着相同人格尊严的人类,为何有些人一出生就被贴上了贫穷或富贵的标签。社会中的尔虞我诈,有多少耀眼的位置,是踩着所谓失败者的肩膀一步一步攀登而得到的。表面上是无限的光彩夺目,而在光环下的阴影里,实则是一张张疲惫的面容带着填满碎石和破败的羽毛的微笑面具。最为勤恳的劳动人民反而过着被压榨被践踏的生活。细细品读,文章中不乏幽默辛辣的言语,精辟而又老道,仿佛一根根锋利的银针,痛快的扎破世人混沌的心,让当政者如骨鲠在喉,既吐不出也咽不下。

        慧骃国一游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慧骃国中长相像人的野胡有着丑恶的面孔,而他们的主人却是一群马。作者表面上高度赞扬慧骃国统治者的理性,实则侧面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禽兽面孔,腐朽的政治和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把奴隶当成类似动物的野胡不平等的对待,表面上肯定了那是所谓的文明和和平,从而抒发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一腔愤懑。

        合上书卷,内心久久不能平息,作者以笔为号角,高呼着震撼时代的声音,敲响了警钟,呼吁平等,呼吁和平,他便是文明的使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著阅读 邵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