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学习感悟之一

通过对TWI思维的学习,我从以下方面做个总结

TWI的概念及历史自行脑补。

第一方面:观察老师的课程设置与TWI的关系

从老师整体的课堂设置来看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人数的确定:学员24人,分3组,每组8人,设组长1名,队友7名。为什么这样设置,原因有两点:①、7是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数量个数,超过这个数量大脑就容易混乱记忆困难;②就管理人员多少来看,7也是一个人直接管理人数比较合适的数字,再多就管不过来了;少了,中间管理人员就会增加,上层管理跨度就会增多,也就是说“老师也是不想管理那么多人滴,太累了”。

二、课堂目标的设定:非常明确,即考勤10分,中间环节答对一题又快又好得30分,课后作业最高得50分。得分点清晰,那么努力的目标也就非常明确。

三、为了保证课堂授课效果,调动积极性,老师也是用了大招了,只要三队得分一致就可以免费赠送一节职场课。有这个目标诱惑大家,大圣队长率先提出共赢策略,不过这个共赢的确不像那种红黑牌得分的性质,虽然思想一致,但是技巧和方法有很大差异。在课堂抢答环节,由于受网络因素的制约,得分是很难保证一致性的,因为不知道老师有几个问题,亦不知道问题的号码,没办法具体分配给哪个组,现场计也容易混淆。所以只有同时抢答,谁准备充分,手快,网速快谁得分,还好我们应对的策略是课后找出对方(暂时滞后组)优点,向老师提出加分(效果如何还要看最后结果)。这样既不放弃任何队的利益,又有合作,其实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比如,可以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但是组长得分过高(设个比例量化),或某一组得分过高(设个比例量化)都将会受到一定“制裁”,放弃利益不做竞争自身就是在损失,所以想要制定出双赢的竞争制度还真是非常困难的事请,同时也提醒管理者制定制度不要把结果导向恶性竞争,否则终将导致双输的场面。

四、课后提交作业和感悟加分:符合工作指导的原则,确认和考核,只有学员结合自己写出对课堂知识的感悟和提交作业,才能明白到底掌握到何种程度,实现和学员的互动交流,授课方式的优劣也会呈现,将会给授课者很大的信心和改进方向。

第二方面,在工作中TWI带给我的启示

在工作中我们是否可以借用工作指导单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改进自己给别人讲述意见、事情的思路和方法呢,我个人认为是有很大空间的,比如通常我们的指导是只说不做(能说清楚就不错了),只做不说(宁愿自己动手,不愿多说一句),或者就说很简单的,我告诉你啊---看就这样,自己试试吧,就走开了,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工作指导。真的没有方法可寻吗?显然是有的,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不同工作指导的难易程度不同,当把工作逐步细化分解,明确每一步完成到何种程度为有效,做到步骤、要点、理由不重复、无遗漏时不仅自己理清了思路,别人听起来也明白舒服,所以让你听起来舒服的话都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哦,那是经过反复取精去粗锤炼来的。

另外管理的四个立场,也很锻炼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可能面临这四种角色,那么站在不同的岗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达成目标才是关键。据我的观察,工作中管理者容易陷入要求他人崇拜盲目服从的误区,总是希望“我”的命令你必须执行,而不是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成,这里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你的命令无关目标的达成,利用职权命令我做一些工作之外的事那还是要斟酌考虑的,即使别人拒绝也要有胸襟去接受。作为部署容易陷入领导应该什么都能搞定的误区,其实领导也是人,有长处也有短板,站在全局考虑问题时可能会忽略细节,而部署则是细节的最好补充和落实人员,因此要积极和上级沟通。说到给领导汇报工作,也是要结论现行,理论后上,多方案比较的,否则说了一大堆领导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也不知道你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自然不知道如何给予你指导,或者作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判断。

作为同事,要有长远目标,在一些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必太过计较,要看到合作是否有利于长远目标的达成,不做无谓的内部消耗。

作为客户,及时和客户沟通,就客户所关心的质量、进度、费用等信息时时给予反馈一般是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的。

所以工作改进的方向是,要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事情处理的原则,工作指导要有非常明确的步骤、要点和理由,通过工作指导的四个步骤(准备-示范-试做-考核)有效的指导工作,也可以用来指导自己工作,类似重复的工作按照标准多做几次就会变成无意识的动作,效率自然是要快很多的。

第三方面生活中下期再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TWI学习感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