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文化

一直觉得中国菜场(小到温州菜场吧)一定要传承下来,那种人情和风物实在是支撑灵魂的依靠。

人家笑,你才活了十几年,干嘛总活在过去。也对,我总惦记着上世纪父母的那个年代,具体淳良老实但也有市侩气的民风就不说了,但那个年代许多温存的片段依旧使我心心念念。

想写菜场的契机来源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大抵是讲作者(?)的母亲半夜排队买猪头肉。结果八个大猪头变了四个小猪头。物资匮乏,谁家都有孩子。低声下气做了衣物送去,卖猪肉的女人赶巧调走再不卖猪肉。最后女人在过年的时候带来了两个猪头。白雪女人,白雪猪头。

啊又扯远了,来说说我记忆里的菜场。小时候模糊而遥远的年代,关于菜场只有一条长长的带鱼尾巴。

坐在外阿婆脚踏车的后座去菜场买菜。是小女生最喜欢的天气,比如有不是很猛烈的太阳啦,有和风啦,空气里有甲虫味啦,有小土狗啦,我命名为“幼儿园的午后”天。没有来由地,从脑瓜子里自然而然蹦出的感觉。

指着摊子上一列躺着的带鱼,看看外阿婆。逗弄逗弄它们快垂到地面的尾巴,傻乎乎地快乐着。

我以前在想要是可以回到那些日子就好了。后来长大懂事,明白要是可以记得那些日子就好了。皇帝说了,莫教冰鉴负初心。

王小波也说啦,从艺术到科学到哲学,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所以丰字恺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回到现在,菜场幸好没有埋没。

不可避免地有点脏,地上满是污水,有鱼的腥臭味,吵吵嚷嚷。但总归还是好的。去常去的东门菜场,买蔬菜水果鱼虾肉,都有固定的认识的摊主。

比如吧,买蔬菜去一个头发卷卷,盘得很高的老妇女那,蔬菜很新鲜当然最重要。一开始不太喜欢她,每次都过分热情,帮忙塞一大摞的菜进袋子。看什么菜说什么菜好。

但后来的小事慢慢改观了对她的印象。

可能每个摊主都会在卖菜的时候顺带塞一把大葱或大蒜,但她的分量格外多。上次妈妈要做饺子,买胡萝卜的时候吩咐她拿韭菜。老阿姨随意摸了一大把塞进了袋子,比买的萝卜还多。妈妈惊,说你韭菜不卖了啊!

她笑笑,说拿去吧。

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菜便宜,这样够本吗。

再比如说卖虾的女老板。脸圆,胖乎乎,卖虾时会细心地挑出虾背上的黑色污秽,用干净的手拿袋子递给妈妈。

卖牛肉的男人声音尖尖细细,切肉时巧妙地控制力道,尽量不让肉末飞溅,普及怎么做肥牛。

还有一个奶奶,卖鱼时称重总会抹去零头。

水果店的哥哥,初次见面喊叔叔让他心碎了好久,但每次他挑的榴莲总是很好吃。这个快熟了,这个声音不好听,这个晃动一下没有震动感不好,这个好,就这个!

总会有这样的人情温暖着日常的琐碎生活,在这片看似粗糙而荒芜的土地上。

或多或少地安慰一下。

我在想文化这个话题会不会大了点。也算勉为其难就用这个吧。费孝通说中国社会就是乡土性的。没有精神文化支撑的文明不会长存。

所以———

要认真逛菜场。你是在消费一种文化。


菜场文化_第1张图片
很有感觉的一幅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