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9月在北京酱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中,一位年轻女作者尹梦秋的摄影作品《画押》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通过那些特立独行的画面,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丰富的梦境般意味。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话作者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这种构思是怎样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

   尹梦秋:今年年初开始创作,刚开始是想拍点儿抽象的作品,拍了好多卷。后来尝试用指纹在底片上创作,想做出一种抽象的效果来,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 我意识到只有好的视觉效果是不够的,应该为作品找到“刺点”,最后就想到用人像来做处理,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大特写的头像。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记者:有眼睛的那幅作品,为什么还要用手向下扒眼睑呢?

  尹梦秋:因为想要取得一种很奇特的效果。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没有奇特性,也就没有照片。”

  记者:如果这些片子里的眼睛、耳朵会说话,你觉得它们会说什么呢?

  尹梦秋:不知道。它们不会想说话,因为语言在这里是多余的。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心理学家分析

  《画押》这幅作品呈现出来的像一个黑白的梦。画面是一个女性的局部——向下拉的、放大的眼睛,周围都是白色的指纹,覆盖了画面的大部分。

   感觉这幅作品的主题是“承诺和掩饰”。作者用社会规则允许的方式向规则挑战。向下拉眼睛,代表用一种不太寻常的叛逆方式去呈现,而外在却用很多别的东西 去掩饰。作者把作品命名为《画押》,表现了她的顺从感,即同意去牺牲、去交换。但同时她又用自己的指纹织成了一张网,可能是因为她对自己不太认同,内心有 挣扎,并难以把握这种情绪。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除了眼睛之外,画面上“盖”出来的指纹都是白色,而留白都是黑色。黑色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恐慌,还有一种迷失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丧失自我的困顿与挣扎。

  在密密麻麻的画押中间,总还有一个空隙是留给自己的——那就是画面上的大眼睛,这是作者自己扒着下眼睑拍的。要挣扎着睁开眼,这反映了作者急于寻求突破的内心需求。从这个动作中不难看出,作者正在很努力地走出这种状态,并且积蓄了很大的能量。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总之,这幅作品表现出作者在努力顺从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对自己进行调整,但同时又希望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实际上,她创作的是“一张脸和一张脸的其他”。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访谈录——《画押》:恐惧丧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