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

      最近因为孩子读书的事情,与不少朋友有互动,而且,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样的沟通与交流,其实是非常深入的。

      简单来讲,这些家庭最后的选择分三类:最有魄力的是坐言起行,了解认识到新教育的理念与践行后,立马行动,全家总动员,克服分歧,达成一致,譬如江老师家庭;其次,一次革命不成功的,等而下之求其次,脱离公立教育体制,送到诸如碧桂园或国际学校之类的私立学校,譬如蒲总;最悲哀的,是家里意见不一,最终留在原地不动的,这个就不提了。

    参照道家的说法,上士中士下士,这是一种评判标准。除此之外呢,比如燕子与龙龙的选择,她们都很认可新教育,问题是老公都不认可,于是沟通,沟通无法说服,最后搁置。怎么讲呢,从孩子的教育时机来看,也许她们的孩子都错过了黄金时间窗口,有点可惜;可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讲,到底孩子的教育应该占多大份额呢?是孩子的教育更重要,还是家庭整体的和睦更重要?有时候,当矛盾比较尖锐时,在每一个各自的坚持背后,其实折射的,恰恰是每一个当事人心目中的权重,燕子与龙龙的当下选择是以老公满意为主的家庭和睦。

    选择,必然是主观的,不像做数学题目,有清楚的对与错,衡量的标准是你自己的心,到底要什么?可以放弃什么?这才是重点,有人要自由,有人要财富,有人要孩子,没有对错,只有真实的自己。既然是各人的选择,就不能简单从单一角度评判,那句老话,见仁见智,只要是自己想清楚的,就努力去实现,哪有空去管别人的闲言闲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