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分类

4           分类

没有完美的类结构,也没有一组正确的对象。设计选择是许多竞争因素的折中。OOA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值得推荐的实践和经验法则。

4.1   正确分类的重要性

      确定类之间的泛化、特化、聚合等层次结构;识别对象交互的共同模式,发明机制;指导模块化。

4.1.1    分类的困难 

       发现一种秩序不容易,但一旦秩序被发现,了解并没什么难度。需要很多艰苦的工作才能设计出简单的架构。

4.1.2    分类的增量和迭代本质 

       分类难,最好通过一个增量式、迭代式的过程来完成
       初建,基于经验修改:新建子类、分解类、组织类、设计新类等
       为何难:不存在完美分类(视角不同则划分不同);明智分类要创造性思维(品味问题) 


4.2   确定类和对象 

4.2.1    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

 1)  经典分类

  利用相关的属性作为对象间相似性的判据。(根据某一属性是否存在)
  考虑哪些属性,与领域高度相关。 

2)  概念聚集

  类(一些实体的聚集)的产生首先是形成类的概念描述,然后再根据这些描述对实体 进行分类 

3)  原型理论

  对象的类是由一个原型对象来代表,如果其他对象与它表现出重要的相似性,就被认为是这个类中的一员。

4)  应用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

  以上三种都可应用于OOA。 根据领域相关属性来确定类和对象。
  关注问题空间词汇表的结构和行为。接下来,按概念来聚集对象(或按概念来优化最初的基于领域的分类)
  关注协作对象的行为。接下来,考虑按关联度分类。

4.2.2    面向对象分析     

1)  经典方法

  类和对象:实物、角色、事件、交互
  数据库:人、地点、物、组织、概念、事件
  对象:结构、其他系统、设备、要记住的事件、扮演的角色、位置、组织机构单位 

2)  行为分析

              经典方法关注实实在在的事物,另一思路是关注动态的行为。
              更像概念聚集,根据一组展示出类似行为的对象来形成类。
              例如:将具有共同责任的事物划分为一组,让超类包含一般责任,子类含特殊行为

              根据系统功能:
              确定系统行为,行为分配至系统的各部分
              谁发起活动、谁参与活动
              扮演重要角色的发起人和参与人被确定为对象à将行为职责分配到对象上

              功能点思想:某种输出、查询、输入、文件或接口。系统外部可见、可测的行为

3)  领域分析

              咨询领域专家,构建一个通用的模型草稿
              检查领域中原有的系统,以一种通用的格式展示出这方面的理解
              咨询领域专家,确定系统间的相似和差异
              精化通用模型,以包含原有的系统

              垂直领域分析(许多类似的应用)
              水平领域分析(同一应用的相关部分)     

              最终用户<->开发者(领域专家的作用大)

4)  用例分析

              前三种都非常依赖于分析师的个人经验。
              在需求分析时应用。
              用户、领域专家、开发团队列出基本场景->分析场景(故事板)-> 参与场景对象、责任、协作方式(A调B的操作)->次级场景 

5)  CRC卡

场景分析方式。

Class:销售类

说明:完成一次销售

职责:

协作类:

创建商品

商品类

计算总价

商品列表类

创建支付

支付类

计算找零

 

6)  非正式英语描述

  写下问题的英语描述,名次作为候选对象,动词作为对象的候选操作
  评价:简单但不严格

7)  结构化分析

  作为OOD的前端,不鼓励。有先验的算法表示法污染设计的风险。

(1)      从数据字典分析开始,分析模型的上下文背景图。对象来自于环境、输入输出、管理的产品、服务和其他资源
(2)      由数据流图,候选对象:外部实体、数据存储、控制存储、控制转换;候选类:数据流、控制流
                数据转换:已有对象上的操作,或新对象的行为
(3)      抽象分析:实践中很难成功应用。确定中心过程,跟踪进入和离开的数据流,对遇到的过程和状态分组

 

4.3   关键抽象与机制

      关键抽象是一个类或对象,它是问题域词汇表的一部分。给出了问题的边界,突出了系统中的事物。
      机制:描述对象协作的结构。关于一组对象如何写作的涉及决策。代表了行为的模式。 

4.3.1    确定关键抽象 

       发现:领域专家所使用的抽象,问题词汇表的一部分,如ATM的客户提到账户、存取款
       发明:不属于问题域,如数据库,列表,队列等。是具体设计的结果

1)  精化关键抽象

              判断抽象的品质:    
              低耦合(高扇入、低扇出)
              内聚
              充分性(够用,最小接口)
              完整性(所有方面,通用)
              基础性(访问底层才能实现的)

  详细设计后再编码
  设计的增量、迭代式发展:提子类、提父类、函数上移、下移等重构手段    

2)  命名关键抽象

  对象用合适的名词词组:shape
  类用常见的名词词组:Shape
  名称应该是领域专家使用和认识的名称
  修改操作用主动态动词词组:draw,moveLeft
  选择操作表示出查询的意思,或用be动词:extentOf,isOpen
  风格统一

4.3.2    识别机制

       选择机制时考虑因素:成本、可靠性、生产性、安全性等
       客户违反接口不对;对象行为超出机制打算提供的行为也不可忍受。
       关键抽象反映了问题域的抽象,机制是设计的灵魂。
       类的接口设计是一种战术决策。

1)  机制即模式:          惯用法、框架
2)  机制示例:              MVC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