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一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看多了励志成功学鸡汤,这部纪录片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匠人们用心打磨作品,为每件器物注入内在灵魂的工作场景让我动容,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分享记录片里打动我的两个匠人的故事
80后香港仔的汉服梦
作为一个80后,香港仔钟毅第一次了解汉服,是在中学课本中,当他读到“清人入关,剃发易服,延续千年的汉服文化就此断裂”。他尤为心痛,于是决定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穿汉服。
当路人用好奇甚至取笑的眼光看他时,他只能无奈的写张纸条告诉别人这是汉服不是和服。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坚持穿汉服,甚至第一次去女朋友家都坚持穿,女友父母事后才悄悄问她,“你带回来的那个男朋友有点奇怪,怎么穿的这个样子,他是干什么的”。凡此种种,让钟毅开始思考,汉服在我们这个时代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当看到历史剧里的服饰错的离谱,钟毅很气愤的感慨。——“我们常常夸在嘴边中国有五千年文明,然而跟其他的国家相比,为什么我们连一件衣服都做不好。”他终于意识到要把汉服传承下去,仅仅靠身着汉服是不够的,他决定亲自制作汉服,让汉服得以传承。
对汉服制作工艺很模糊的他开始去找关于染织、织布、纺织的书籍,拜访汉服学者、缂丝研究所,跑到北京、江南等博物馆考察。
他妻子笑称:他是一位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把每一件汉服当做文物来做,而不仅仅是一件衣服,从文物到创新,从布料到版型,从设计到成品,每一个细节,都深刻考究,认真钻研。
数年过去,如今钟毅的工作室明华堂已经是公认做汉服最严谨的,现在钟毅最开心的就是他做的衣服被穿的很美,出现在各种场合。
正如钟毅所说,汉服不是遥不可及的,应该是伸手可触的。希望有一天,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群穿着汉服的人,不会用异样的目光注视,而是觉得习以为常,这才是对文化真正的传承。
小铜匠陈巧生的故事
陈巧生出生于苏州铜匠世家,在那个焚香被禁止的年代,他亲手把供奉神庙的铜炉融掉换做面盆。有一次,父亲带他到狮子林去玩,他看到一对破烂的铜狮子,已经五百多年了,他就在心里发愿,希望能把这对狮子恢复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古董商让他修复代表中国最高铜炉艺术的宣德炉,因为铸造技艺早已失传,从未学过雕塑、艺术的陈巧生,靠着灵感和极有限的历史资料,开启了漫长的摸索期。
他在家里建了柴窑,每天一吃完饭就焖在里面,甚至把床都搬到工作台旁边,累了倒头就睡,睡醒就继续。如果躺下看到哪个地方不对,立马起来挖一刀。整整八年足不出户,周围人都对他夫人说“巧生做这个东西没什么出息的。”
但他立誓,只要自己还能吃饱肚子,就坚持要把炉恢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宣德炉终是被他仿制了出来。甚至文物专家都误将他的仿品鉴定成真品。
此后他开始名声大噪,当陈巧生仿制到一定程度时,有人就建议他,既然你都做的这么好了,能不能开始做自己的款,之后他开始创作自己的巧生炉,从仿制者,到创造者,陈巧生用了一甲子的时间。
当初默默无闻的小铜匠,如今已扭转了中国整个铜炉文化的发展。陈巧生说,“炉的文化是我一生的终结”,如今他早已把曾经的梦圆了,把铜狮子恢复好了,尽管陈巧生现在名满天下,但是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小铜匠,他说“还是小铜匠比较适合我。”
匠心感悟
繁华是潮流的事,找到内心的安宁,才是生命的本质,知道自己要什么,再复杂的事情也能分明清楚。
一个伟大的人可以是做了宏大的事情影响到了很多人,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是倾注一生做好一件事。
犀皮漆匠人甘而可用了十年才做出第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只为让中国犀皮漆在世界大放异彩。
榫卯匠人王震华避世五年才重现全榫卯结构的微缩祈年殿,揭秘中国古建筑精工之谜。
黎族阿婆羊拜亮用一辈子时间来制作黎陶,台鼓达人王锡坤耗尽半生来制作台鼓,替传统鼓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看完匠人们的故事,我对自己做事的态度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在写作上,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追求文章数量,而是静下心来,在生活工作之余,用心打磨、字字斟酌,等到自己满意了再分享给别人。就像犀皮漆匠人甘而可说的“今天做不好,没关系的,还有明天,明天做不好的也没关系,还有后天,甚至是一辈子,只要你坚持这么做,肯定能做好,一生做一件事应该可以做好的。”
一辈子这么短,与认定的人与物倾注一生,在平淡中找到永恒,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不要过多的纠结,去做让你心生欢喜的事,然后绝不回头。
最后用纪录片的片尾曲来结束此文,愿你我不被时代所累,不负初心。
当我回首俯低
日月自我指尖消落
江海萧瑟
茫茫的天涯苍茫了何人的归路
天涯无涯
我是跨越无涯的一则传说
——《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