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通过它,我们心存爱意,可以改善生活。
【适用环境】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争论和冲突。
【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
1 【方法论】四个要素,让麻麻拒绝啰嗦
请尝试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描述观察到的事实,谈谈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需要,进而提出改进的请求。
【栗子】母亲对出于青春期的儿子说:“Tom,看到床上三只脏袜子和桌底下的八只,我突然有些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很希望看到咱们屋子的整洁。”接着提出请求,“你是否愿意把袜子们放进洗衣机呢?”
解析:先把自己看到的事实陈述出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让感受来主导我们生活的氛围更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我们愤怒、悲伤、尴尬,种种的情绪是因为我内心存在需求——看中环境的整洁、看中熊孩子的成长、看中客人的称赞…题外话,大学宿舍的整洁,虽然对每个人卫生和健康很重要,但最后却成了个别的需求,因为往往是处女座小A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心把所有人的地板和书桌都收拾了一遍。所以,当我们换一个思路想,我们希望别人做的事情,其实也是自己需求的一部分,而绝不仅仅是他人的义务。那我们提出要求,他人通过努力来完成,岂不是很有(ji)爱(tang)吗?
2 【认识论】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栗子】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是“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如果男朋友想要多一些体贴,那他就是“太粘人”。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你的毛病是你太矫情了“”你对人有成见“”这样不好!“……
批评、指责、归类、比较、评价都是judge。一般人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而苏菲派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更甚,很多人都把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3 【观察&评论】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
罗伯特议事规则类似地提醒我们,当女朋友对男朋友的行为扣上了一顶帽子,那么男朋友此时所想的肯定不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来让对方满意,而是会想出更多的措辞来反驳你所扣上的这顶不合理的帽子,从而双方陷入无休止的非理性辩论,对解决矛盾无济于事。
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中,区分观察和评论很重要。
【栗子】“你总是无缘无故地打断别人说话。”
这是一种评价而非观察。“总是”是一种副词,不是客观具体的频率,已经包含了个人的评判。“无缘无故”是个人的推断。这种表达容易招致别人的反驳。如果可以在别人打断谈话的当下便提出来,用四个要素进行沟通或许会更好:“我发现你打断了我说话,我感觉自己有些沮丧,其实我想要敞开心扉地畅谈,希望你能听我说完好吗?”
4 【感受】勇敢表达感受,并不可齿。
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们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沮丧,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容易把亲人看作负担、或是想尽快摆脱恋人关系。然而,如果一时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就会指责恋人:“你太依赖我了,我能力有限,我们分手吧!”
解决方式: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2)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的代价实在大、想到日子过得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遇到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态度显得生硬。
(3)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我们意识到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富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非暴力沟通正式向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5 【需求】如果我们只是提醒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主动做些什么。
请求越具体越好,意思如果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
【栗子】一次争吵中,太太对先生说:“你老是让我无法成为自己。”先生反驳:“我有吗?”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有!”于是,丈夫就问太太她到底希望他怎么做,太太回答:“我希望你给我自由。”然而,自由这样的请求还是太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当她试图表达自己的请求时,突然意识到她想要的是什么,她说:“不好意思,准确的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点头称是。”
【栗子】一对父子在心理咨询,父亲对年仅15岁的孩子说:“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难道过分吗?”这时,咨询师要求他说明,他的儿子怎样做才算有责任感,于是他就向咨询师解释对孩子的期待。最后,这位父亲说:“当我说我希望他能有点责任感时,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听话,不要固执己见。”他承认,即使他的孩子真的很听话,也不能说明他是否有责任感。
这个例子,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在倾听父母对我们就业的建议时,往往无法一下子理解他们为,或者很容易就把他们的说法归类为老生常谈、是一种落伍的想法。但是,当我能够找到这背后隐藏的他们真正的需求时,那我也找到了能够真正解决这种需求的方式,并不一定是父母建议的那种方式,却可能既满足我的理想又能满足父母的需要。
6 【请求&命令】人们对待命令无非两种反馈,一是服从,二是抗拒。对待请求则不同。
当我们把请求当成要求,当人们把请求当成命令,人们对待命令无非两种反馈,一是服从,二是抗拒。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把请求看着命令。“你如果不留下来陪我就是不爱我”,这可以算是一种以背负罪名为代价的威胁,同时并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对方很可能会不快,“我这么累你也一点都不体恤我”。此外,还有一种是虽然我们没有在命令,却让别人误以为我们在命令。“那么,你是否愿意告诉我,我怎样表达我的请求,你才不会认为我在发号施令?”这样的沟通,会更容易破冰。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如果我知道你并不想使唤我,你叫我时,我会乐于回应你;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一头撞在了墙上。当你反复提醒我,你为我做的各种事情,你最好准备再次碰壁。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即使你现在改变方式,我也需要时间忘记不快。”——一个被颐指气使去倒垃圾的小孩的心声。
7 你可以做到只是倾听吗?
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不算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否定:高兴一点,别这么难过...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