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王安石

    司马光曾强加给王安石一个罪名“三不足”.
    《论语季氏》有云: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曾强加给王安石一个罪名,叫作“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在反对变法的人看来,王安石简直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在那个时候,“三不足”可是一顶很大的政治帽子。神宗皇帝曾当面问过王安石:“闻有三不足之说,卿曾说过这样的话吗 ? ”王安石从容地说道:“臣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却欣然接受反对派们强加给他的话。他向皇上解释说:“古人以为,天灾地震之类,都是上天发怒的象征,并把这些灾异和君主的行为联系起来,臣对此确实不以为然。臣以为,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日食月蚀,都是自然现象,和皇帝的行为没有什么关系。我说的这些,我知道陛下不一定会同意,天地之道,玄虚难测,不谈也罢。但是,流俗之言不足惧,却是不易之理。流俗之人,不学无术,看问题只从自身出发,不能统观全局看得长远,所以对一件事,会有多种看法。做大事者,认准了一件事,就一定要独持己见,等事情做过了,成败才能显现出来。如果什么人的话都听,左右动摇,永无成功那一天。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仁宗皇帝号称守成,在位 40 年,也屡次修订成法,何况陛下这样的大有作为之君呢 ? ”
    读《王安石传》:“上谓(王安石)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其实就王安石变法的过程来看,宋神宗对他说的话倒不是没有道理。王安石在变法实施过程中,一厢情愿,近似空想,用人失当,“施”得其反,可谓“不晓世务”之证。谈经论道与实际操作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若不能先见于此必受其祸。改革者为排除阻碍往往利用手中权势罢黜异己,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广开视听,重视反对派意见,还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这些人为了反对改革往往夸大其词,但也正是他们,往往最先察觉出改革的弊端所在――这些纰漏能否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改革者如果以为自己一心为国不求私利,就有恃无恐不讲求工作的方法,势必将更多的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这时要特别注意那几个核心人物,权宜处置,他们有势力、有才能,若不支持你最好能处之一静,否则足以坏事。如果以为君子行事,不讲求形式,不计较谋略,就极有可能劳而无功甚至身败名裂。王安石变法以一己之力欲挽狂澜之既倒,身处重重包围(不明真相和有意反对的)而不自警,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国,而非富民,所以他的种种改革措施由利国利民转向权贵害民几乎不可避免,王安石谪官途中听到人们怨声载道甚至对他破口大骂满腹委屈,令人感叹,后世有志于此者不可不引以为戒!
    又,人们评论王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这一性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本就是事物自身的一个悖论:没有这样倔强的性格,不可能力排众异主持变法,而此性格过强又往往独断专行以致道路日窄终至不通。要根本解决这一矛盾唯有建立良好的体制,使能者可以展其长,但又受民主制约不致独断,所谓集思广益必有改观。只有制度才能保证上行下效,保证即便是持不同意见的人也能为改革出力,而不至于出现美好愿望变成害民措施的荒唐事――人的作用稍减,法令的作用大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札记: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