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住嘴,对超出能力的事情坚决说“不”。
王哥调动托我疏通关系,酒桌上碍于面子硬着头皮答应了,之后真是无比纠结,虽然事情最后办成了,但运气成分很大,如果办不成,自己出糗事小,还耽误别人大事,以后类似事情,必须先权衡一二,不能图一时爽快满嘴跑火车。
2、不轻易承诺,承诺必去做。
同事光哥是热心肠,谁找他帮忙都应承,前天拜托他的事情居然忘了,以前也有过一次,老苗也抱怨好几次,果然是轻诺必寡信,虽明知他是个好人,但一个守不住诺言的人,很难让人放心深交。
3、友情需要适当折腾。
大学毕业还保持联系的朋友不多,今天发现个很奇怪的事情,现在保持联系的,比如北京的老马,青岛的伟哥,合肥的飞哥,在大学时关系并不是最好,而是毕业后有几次旅游、出差还有帮忙使劲折腾的,反而感情更好了,看来好朋友还是需要折腾下。
4、朋友之间亦需要注意细节。
我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给小许代购手机,汇率方面的哑巴亏,还有逾期未付款,确实让我有点不舒服,由己及人,别人当然也会如此,麻烦别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好朋友之间虽不需要给报酬,但也不能让人吃亏,比如帮人办事,一些跑腿、打车的费用不好给,但可以过节发红包啊,特产啊,小孩礼物啊之类的,进行曲线补偿,虽然不一定会更好,但肯定没有坏处。
5、涉及到切身利益,必须正规化。
小刘跟我借2万块,虽然关系非常不错,但他执意要写借条,拿到借条我不仅没有觉得见外,也确实感觉更好,这个朋友更可交,由此及彼,与朋友相处,涉及到利益就是契约行为必须严格正规化,这一点我需要加强,关系越好越需要注意细节和程序。
6、社交不是吃吃喝喝,更不是牌场赌博。
1)搞关系不只是跑场、吃喝,有实力关系找上来,没实力关系也难搞起来。年轻时沉下心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一味吃吃喝喝,好关系搞不起来(比如姚总,吃喝多次,很短的保鲜期即无用),而且逢场必到也意味着人微言轻。
2)春节回家几天,天天打牌,本是为了交流感情,后来纯粹成了功利性的赌博,春节过后,一地鸡毛,关系反而更淡了。
7、尽量将重要关系融入圈子,通过圈子互动维持,一个人势单力薄。
韩哥是我老哥,交情也非常不错,但他事业很大,仅靠感情联系太吃力,但他有个小兄弟跟我年纪差不多,这几次有意识的接触他,并拉上我这边的一个朋友,我们三个慢慢搞成了一个小圈子,昨天农家乐,叫上韩哥,这个4人小圈子算是慢慢建立起来了,我这边轻松很多,而且我还属于圈子的一个交叉点,非常重要。
8、合作,不仅是在过程中鼓励,更要在失败后肯定、支持。
和老王组队参加羽毛球比赛,他发挥失常断送了我俩的晋级之路,心里还是有点不爽的,及时做了心理干预,由心理排斥到心理接纳,再发自肺腑的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交流后明显感情更进一步。
9、爽快承认失败和错误。
喜剧人秦昊失败退出时,没有找托词理由,承认对手实力,也坦率表达了自己对赢家的羡慕,让人不再觉得他是失败者,相反让人觉得他大气,拿的起放的下。这一点需要学习,有时候给自己太多理由了,反而让人觉得输不起。
10、主动比被动有用一百倍。
节前下班来了个任务,老总有些为难,我主动站出来了,他非常感激,而且放完假还特意给我带了点小礼物,这在以前很少的,有几次被他指派活,加了好几天班,连一句肯定都没有。
11、构建朋友圈层次结构。
先前微信好友三百多人,根本无法兼顾,做减法后还有两百多,根据分级制度,0级9人,1级14人,2级21人,3级33人,4级一百多人,维护起来一目了然,0级、1级必须经常保持联系,2级也要加强联系,3级要保持节假日的联系。
12、肯定竞争对手会让你更受欢迎。
这点是来到知乎才发现的,为回答下的其他答者的优秀回答点赞,更易收获友情,运用到生活中效果明显。
以上。生活中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和阴谋诡计,所以记录的多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点遗憾,但及时总结小中也能见大,有效提升交际能力。真要说,及时反思总结才是最有用的人际交往常识,一招鲜真的能吃遍天,这句话我想重复一百遍!!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128176977
人们倾向于记住最先发生的事情和最后发生的事情。中间的事情记不清楚。所以,如果你要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做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面试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在酒吧或者前台工作,在你身后放一面镜子。这样的话,当顾客发脾气的时候,就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丑恶嘴脸。一面镜子可以显著降低他们无理取闹的概率。
报价之后,不再说话。如果你是做销售工作的,这项技巧很有用。在其他领域,这项技巧也很有用。我之前干过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体育馆卖会员卡。有个老家伙就是这么指导我的,他说,一旦你和顾客寒暄完毕,报出了你的价格。从此时开始,先开口的那个就输了。看起来好像毫无根据,但确实是这个样子的。通常会有很长时间的尴尬沉默,但是,最终,顾客会买的。
如果你问了别人一个问题,然后他们回答了一半,你等着,他们会说完的。只要等着,保持眼神接触,最终,他们会开口讲完的。
公开讲话或者蹦极之前这种会紧张的时刻,嚼口香糖就好了。据说是因为人类在危险的时候会自动停止咀嚼(吃东西),所以吃东西的时候就是安全的,大脑就是这么告诉你的。反正这招对我很管用。
人们最终记住的不是你说过的话,而是你让他们产生的感觉。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所以,多问问题。
当你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尝试着教给朋友们,或者让他们问你相关的问题。如果你能教给人一杯水,你自己一定会有一桶水。
如果你看到某人时,很开心,溢于言表的开心,那么他们以后看到你也会手舞足蹈的。第一次也许不是这样,但第二次一定是。
身体对压力的反应——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和鼓起勇气时的反应是一样的。所以是好是歹,全在你一念之间。反正你的身体已经都准备好了,你看着办吧。
注意别人的脚。当你加入别人的谈话时,发现别人只是把上半身转过来了,脚还是维持原来的方向,那就说明他们不欢迎你的加入。类似的,你和你的同事谈话时,你觉得他在专心和你谈话,他的身体也面向你,但他的脚却不是朝向你的,他可能早就已经受不了这场谈话了。
装出牛逼的样子,直到你做到了;信心比知道更重要。别被任何人吓住,生活不易,全靠演技,那些吓你的人也在演戏。
你假装成什么样子,你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子。装逼得逼,求仁成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虽然不是要你去吓人,但如果你一定要厚颜无耻的盯着某人,视线聚集在他的两只眼睛中间,等着他们害羞。如果他们移开视线,他们就不会再看着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盯着他们的眼睛了。至少有45秒的时间哦。
建立人际网络。成为朋友们的信息源,当然,他们也会是你的信息源。和前同事一起喝杯酒吧,也是好的。
如果你前面的车子慢的像是老爷爷在开,你恨不得杀了他。假装他真的是你的亲爷爷。 然后你的怒气就全消了。
站得直。 不许没精打采,不许手插兜,头要高高抬起。不要觉得这是陈词滥调。你自己会因此觉得很好,而且周围的人也会感受到你的自信。
不要说“我觉得”、“我认为”,除非真的有必要。这些词语会让你和自信无缘,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焦虑的时候,收拾一下家里或者工作桌。你会比之前更开心、更有感觉。
第一次饭,第一支酒,你请。你都不知道你自己会因此而自我感觉良好多久。
为人父母者请注意:给孩子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认为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比如我想让孩子自己穿鞋的时候,我会问他“你是想穿那双星星的,还是鲨鱼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招对成年人也管用。
态度决定行动,可是行动也决定态度。就像我以前的一个老师说的那样:你可以因为高兴而跳起舞来,也可以故意跳起舞来让自己高兴。
一群人在大笑的时候,人们会立刻看向这群人里最亲近的人。
如果你想和某人建立密切的关系,或者获得某人的信任,学习他的身体的姿势。如果他翘起二郎腿,你也翘起来。如果他斜靠在椅背上,你也斜靠在椅背上,如果他身体前倾,你也身体前倾。模仿身体姿势,是一种下意识的信任对方和自在的表现。如果你在胸前交叉双臂时发现某人随即也这么做了,恭喜你,你又迷住了一个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在学生时代,找女生借铅笔、借笔记、求她帮你补习功课,比起借给她东西、帮她补习功课,女生更容易爱上找她借铅笔的那个穷/笨小子。调情的时候这也很有用,比如(开玩笑似的)让女孩请你喝支酒。这可是一石三鸟的事情:你得到了好处;她会下意识的更喜欢你;将来她接受你的“帮助”也会更加没有负担。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32844615
常予举手之劳,莫踮起脚来帮忙。
一天下午,我满心难受地跑出办公室打电话给我妈。打给我妈,纯属无奈之举,没有经历过职场斗争的母亲也许根本不理解我,别说帮我解惑了。可我的委屈实在无处诉说,只由着本能地向我妈诉苦:“妈,我对一个女同事非常好,她跟我年龄相差不大,我一直把她当朋友,她也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很依赖我,总是求助于我,我帮了她很多忙,也牺牲了很多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而她今天却这样对我……”
我猜那时的我絮叨了很多,母亲竟然没有打断。待我发泄完满腹的委屈,母亲平静地说:“我以前也和你一样,总是爱帮助别人,有时候帮忙是举手之劳,有时候是倾尽全力。举手之劳帮完就忘了,别人有没有感激都无所谓;倾尽全力的忙会一直记着,那个人若是对我不好,我会很难过,像是被人背叛了。”她停了一会儿,接着说:“然而,别人是无法分辨你是举手之劳还是倾尽全力,他们只按照帮忙效果来判断你对他们帮助的大小。也许你的举手之劳帮了人大忙,让人铭记;你倾尽全力的呢,没中多大用,别人不感激你或是对你稍有不好,你就容易心理失衡。”
母亲加重语气说:“举手之劳,常与人;需要你踮起脚才能够得着的忙,你就稳稳地站着,摆摆手,礼貌地拒绝。你不放在心上的恩泽可能换来意想不到的回报,你的善良也不会伤害到你自己。”
想起一同事一直对我很好,突然又一次他聊到,你还记得你在我到公司第一天给了我一份资料吗。我说不记得了。他说,我一直记得,那时我进了办公室,大家各忙各的,没人理我,我办公桌的电脑还没装,我不知道该干什么,玩手机总觉得不妥,看着空荡荡的桌子发呆,尴尬到极点,你路过时候,递给我一份产品资料,说你要没事的话可以先熟悉一下我们公司的产品。我依稀记起来了,便说,一个顺手的事,也不是刻意照顾你,可你很一直很照顾我,惭愧。他说,知道你没放心上,可能善良是一种习惯。
我明白了,常施恩泽是积德的好习惯,但付出也要有个度,否则也会伤人。两个人的关系中,你索取多了会破坏这段关系,付出多了一样也会。付出到你自己承受不起,对方习以为常时,就是这段关系终结的时候。细想来,不光朋友同事相处如此,即便亲密关系:情侣、兄妹,也是如此。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139318028
01
第一准则是:
不要界限不明。
所谓界限,就是明确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
“我的事”,你当然要处理。
“别人的事”,你无须多费心。
比如:
你和A的关系,是“我的事”,你得自己来应对。
但是,A和B、A和C、A和D、A和E……之间的关系,之于你,都是“别人的事”,不要过分关心。
02
别人的男朋友,别人的女朋友,都不要瞎打听,更不要瞎干涉。
别人的家庭,也不要过分好奇。
同样,你的私生活,也不要逢人就说。这并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认同和接纳。
03
如果你是年轻女孩,一定要警惕对你“很好”的已婚男士。
如果他有意无意地提起“婚姻不幸”,能跑多远跑多远。
披着羊皮的狼比狼更可怕。
04
不要讨尊重,不要求认同。
你的实力强了,素质高了,尊重与认同自然会来。
05
宁与聪明人争执1年,不与傻瓜吵架1秒。
06
人际关系有两种,一种能令你不断成长,一种令你不断消耗。
前者是滋养型人际关系。
后者是消耗型人际关系。
记住:只有前者,才是你应该投注时间的地方。后者能疏远就疏远,能断绝就断绝。
07
万不得已,不要和别人借钱。
而如果有人来向你借钱,做好他不还的准备。
08
与人交谈时,注意倾听。
不要急于评价,也不要急于总结。
大多数时候,倾诉者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说教。
09
不要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
不要对关系的牢固、持久、亲密太过乐观。
人走茶凉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关系状态。
10
别人之所以帮你,是因为你有值得帮的价值。
11
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把“你的事怎么样了”换成“咱们的事怎么样了”。
把“谢谢”换成“谢谢你”。
12
秒回邮件、信息、微信的人,都很讨人喜欢,也会获得效率高、态度好、工作能力强的印象。
13
朋友是交换观念或利益的人,不是交换秘密的人。
14
坏话当面说。
好话背面说。
你一定要知道,你对人的评价,不论好坏,总有一天会传到ta耳朵里去的。
如果她听到坏话,杀了你的心都有。
如果她听到好话,一生都会对你充满感激。
15
不要挤圈子。
要把自己变成圈子。
这才是挤圈子的最高级别。
16
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狡辩,不要推卸,不要耍赖。
承认它。负责它。
把“其实我真的尽力了”换成“我错了,我会尽全力来弥补!”
把“这个是有原因的”换成“请放心,我会承担后果”。
17
和人交心慢一点,再慢一点。
和人绝交快一点,再快一点。
18
少一点自夸。
多一点自嘲。
大多数时候,言辞上的退让=好感上的增加。
19
一个人1%的情绪,可以通过亲友或爱人来化解。
但99%的情绪与挑战,你都是要独自去面对的。
而这个过程,叫做成长。
20
远离八卦婆和垃圾人。
不管她们说的八卦有多香艳刺激;
也不管垃圾人表现得多我行我素。
21
大部分的争论都是无意义的。
理性而聪明的真理追求者毕竟少。
因此,大多数人会因为无谓的争论变成敌对关系,没必要。
卡耐基说过:“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要是赢了,还是输了。”
22
如果非要争论,记得以下原则:
可以有对抗行为,但不要有对抗情绪。
对抗情绪是消极的,向内的,是自毁毁人的愤怒或哀怨,对人对事都无益处。
23
朋友圈发群体照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别人也P一P。
24
为人不要双标。
25
群体活动时,不要摆臭脸,不要故作深沉或幽怨,不要大小姐脾气。
这时候,应该和大家融为一体,一起嗨,一起闹,一起唱,一起跳。
如果当天没心情,或对这种活动没兴趣,果断拒绝。
千万不要去了之后摆出一幅“我本来不想来,是你们非要我来”的表情。大家杀了你的心都会有。
26
不要有讨好型人格。
你为别人擦1次桌子,别人会心怀感激;如果你为别人擦10次桌子,别人会形成惯性,哪天你没擦,他反而会觉得你对不起他。
其他事件也是一样。
把讨好他人的时间用来投资自己。
要知道,没实力的时候,你的付出都是在做无用功。别人不会太领情,只会计较还能从你这儿再榨取多少。
27
决定帮助别人时,话不要说太满。
要说:我也能力不够,没太大把握,我只能说尽力试一试……
28
你没那么多朋友。
不要提到A“这是我朋友”;
提到B“也是我朋友”;
提到CDEFG,“哈,都是哥们,有事您尽管说话,我打个电话就能办成……”
这么浮夸,不仅不会增加你的价值,反而会令大家不敢信任。
29
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三个方法:
1,看他最亲密的五个朋友;
2,看他的原生家庭。
3,看他把时间花在哪。
30
陷入低谷的时候,不要期待有人会来救你。
事实上,除了你自己拯救自己,很少有人会伸出手。
而这种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停。走出低谷的方法,就是再走一步。
31
热衷于集体活动的人不值得深交。
32
包里随时准备好一把梳子、一瓶漱口水、一包纸巾、一包湿巾。
注意:邋遢的仪表会令人本能地厌恶,浓重的口臭会让你在别人心中印象负分。
33
不要急于发表观点。
如果你还摇摆不定,半信半疑,或者谈话内容超出了你的专业范畴和信息库,请学会沉默。
34
一个被男人所追捧的女人,并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被女人们所接纳的女人,才是真的有过人之处。
35
去锻炼身体吧。
科学研究,有固定健身或运动习惯的人,其社交魅力比不锻炼的人高出30%至50%。
36
尽量别说谎。
因为,你要用100个谎言来圆1个谎,成本太大。
而100个谎言被戳穿概率太高。
一旦揭穿,信用破产,不划算。
37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把“你这人什么都做不好”换成“这件事你没做好”;
把“你这人就是失败,就是LOW”换成“这件事你做得很失败”。
把“你没救了”换成“这件事没救了”。
38
不坚守的界限毫无价值。
界限就是门,你不关,别人随时可以进来,打扰和侵犯你的私域,门就等于形同虚设。
界限失守的越多,人生就沦陷得越多。
39
有委屈要说出来。
有不公要争回来。
爱上一个人时要追回来。
40
别人自嘲的时候,你要捧,而不是顺势去踩。
比如,有人自嘲说:“像我这样一无是处的穷逼……”
你要说:“和我比起来,你已经是迪拜的跨国财团老总了!”
而不是“你确实穷”。
41
人可以说直话,但要看对象,看场合,看交情。
对象是挚友,是闺蜜,可以偶尔直言。
场合温馨融洽,也可以掏掏心窝子。
交情到了,可以互黑。
其他时候,慎直!
要知道,大多数人都是讨厌心直口快的。
42
对外人好10000分,不如对家人好100分。
43
三个朋友在一起时,其中两人不要太热络,要兼顾另一人的感觉。否则另一人会有浓浓的被无视、被冷落的低价值感。
44
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人的梦想。
45
诺言要慎听。你就不会被欺、被骗、被辜负;
诺言要慎许。你就不会欺人、骗人、辜负人。
46
别人帮助过你,一定让他知道你的感激。可以回报一份礼物,或为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暂时做不到,在公开场合对他表示真诚的谢意。
47
对待服务员、清洁工、收银员、保安、外卖小哥等服务性人员,态度要尊重。
48
如果不从内心接纳,所有的准则都只是字符。
如果不行动,所有的道理都只是说教。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两步是:理解,行动。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157457683
1.在任何一个场合,和其中价值最高者成为私人朋友,即意味着你获得了他的认同,那么你也获得了该场合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2.当你要求别人为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给出一个理由,即使这个理由是无意义的。
举个例子,你想要陌生mm帮你拍照,可以边拿出手机边说:“你好,帮我拍几张照片吧(请求),因为我有用(理由)。”
3.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那一定学会从一开始就拒绝,第一个让步会让你一步一步走向那个你不想要的结局。
4.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更不要把别人当做傻逼。
5.如果你感谢一个人,一定要让对方知道,哪怕只是说一下感谢,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请用谢谢你,而不是谢谢,多说一个字不会少块肉。)
6.如果怀疑自己做不到,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做不到,也别承诺。信任建立起来很难,摧毁掉太简单。
7.临时约人是不礼貌的,除非你俩特熟,要不然,谁也不想成为你剩下的那个备选。
8.如果你心里有秘密,不要把它告诉你身边的人。
9.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就纯粹地享受帮助本身,别施恩求报,因为你帮过的人在将来未必会帮你;但请一定要善待那些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以后还会帮你。
10.人会自然而然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带来坏消息的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都没有。努力把自己跟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情保持距离。
11.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权威效应)
12.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别人(重点在于心情好)。
13.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这样依层次地逐步提高要求,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在1966年进行一项研究性实验:他们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住房前竖立一块“小心驾驶”的标语牌。在一个居民区直接提出这一要求。由于这块标牌很大、很难看,所以只有17%的居民签字同意竖标语牌。在另一居民区,助手先请求大家在一份赞成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字,因为这是容易做到而且是有益的小要求,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签了字。几周后,助手又要求竖一块与前一居民区同样的标语牌,结果55%的居民照办,其依从量是第一组的三倍。
14.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所以啊,平时不要太邋遢,万一哪天出门碰到一个一眼就让你怦然心动的异性就……)
15.当用一些很普通、宽泛的词语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时,人们常常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它,认为说的正是自己。
(比如说在某些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体内有未被激发的潜力啊blablabla…)
16.如果你想拒绝对方,那么一定不要直接回绝,巧妙地利用一些转折词,像“不过”,“可是”,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样说的奥秘在于对方的头脑收到的信息是:哦,他得先忙完才能去,所以并不是不帮忙。
举个例子:
A:你能不能帮我去拿一个快递?
B:可以啊,不过我得先做完手上的事情才能去哦。
A:你好像很忙,算了,我让别人帮我去拿吧。
(评论区很多人说这条不靠谱,那么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第一次没拒绝【参考第三点】。所以别人会说没关系等你忙完也可以。)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53096825
从人后遭黑到被人尊重:五个简单易学的社交常识
以下这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常识,都是我在吃亏后总结出来的。我因为不懂这些技巧常识而吃过的亏主要有:
a. 被人在背后负面评价。
b. 被一些朋友疏远,再聊已觉尴尬。
我希望看到这个答案的知友,能从中学到一些常识技巧,并应用在自己的社交生活中,避免遭遇我曾经历的社交窘境。哪怕只有一部分知友能记住并应用这些常识技巧,或只能记住并应用其中一部分,我写这个答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 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是 “对事不对人” ?
当我们在给予他人的作品差评或中评时,我们往往喜欢先说一句 “我这是对事不对人噢” 或 类似的话。仿佛我们说出这句话后,别人就会客观理性地对待我们之后要给出的差评或中评。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在大多数人看来,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就是对于自己的评价。否定我的作品,就是否定我这个人。也许这些人冷静下来后可能会意识到我们的评价的确是对事不对人,但在接到负面评价的那一刻,很少有人能心平气和。
针对这个问题,我现在践行一个解决方案—不单独评价一个人作品,而是去对比眼前的作品和这个人曾经的作品。比如,当我觉得一个合作伙伴设计的一个按钮与整个页面不太搭时,我不会单单评价这个按钮的设计,我会说,我觉得你之前为C页面设计的C1按钮,和为D页面设计的D1按钮都和整个页面非常契合,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现在这个E页面的E1按钮我觉得跟整体不太搭,要不你再改一下?
基于我的经验,这种评价方式对他人的情绪冲击往往比较小,也不容易让人觉得你是通过否定他的作品在否定他这个人。当然,有的人也许会问,如果第一次评价一个人的作品,没有参照物怎么办?我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拿这个作品与他的其相关他闪光点去进行对比。比如,选择字体的品味对比选择配图的品味,或对于挑颜色的品味等。
2. 我们问了一个具体问题后,别人的回答的回答却很抽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再追问了,因为对方十有八九是不想告诉你。我来简单分析一下对方的内心想法。
张同学问李同学:“你上学期平均分多少呀?”
李同学心想,我上学期门门都上了90分,GPA 4.0,但是这个张同学好像没一门上80分。我如果直接说了,会不会让他感觉不痛快,觉得我在炫耀?就算真的要说,用什么语气说比较好?哎,好麻烦,不说算了。但他都问了我总不能不回答。看来,我只能泛泛而答了。
于是,李同学就回答:“还不错吧。”
这时,机智的张同学应该就此打住,而不是追问:“不错是多少呀?”
3. 怎样向他人寻求帮助,他人才会更愿意帮我们?
a. 让别人知道你已经做了许久的前期资料搜寻。实在是有个点搞不懂,解决不了,才寻求帮助。
b. 具体描述你的问题,以及你所需要的帮助。如果对方意识到他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次又一次和你对话,才能了解你的意图以及提供帮助的难度,那么他帮助你的意愿就会大大下降。
c. 如果对方没有时间或精力寻求帮助,可以询问对方是否有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帮助,比如某个论坛,某个网站,或者某个人。
本条建议尤其适合应用在向不太熟的人寻求帮助时。
4. 我们真的有很多朋友吗?
其实我们认识的许多人最终都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因为友谊的建立需要信任,而信任往往需要两个人互相不断解决对方的痛点才能逐渐建立。考虑到我们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我们能拥有的真正的朋友往往不会太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友谊)。茫茫人海,为什么范晨同学与李冰冰同学成为朋友,而不是和章新宇同学成为朋友?这就是缘分,也是友谊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个道理之于社交生活的意义就是,不要随便认为别人是你的朋友,更不要随便要求别人以朋友的标准来对待自己。如果我们在与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相处时,始终生活在 “对方是我的朋友” 的幻觉中,很容易既让自己内心受挫,也让对方觉得自己 “想太多” 。
5. 和别人说话时目光不时游移,别人会怎么想?
我就这个问题问过许多人,各个年龄层,各个职业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告诉我,如果别人说话时目光游移,他们会觉得对方心不在焉。所以,为了给对方起码的尊重,我们在说话时最好看着别人的眼睛(当然,要把握好度不要直勾勾地看)。
我曾经对这点不是特别重视,总以为自己即便目光不时游移,对方也不太可能察觉。但后来我发现他人目光游移真的很容易察觉。大家可以专门训练几次。我大概注意过三次之后,就能做到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了。这也许是很小的一个社交细节,但如果我们做不好,很容易让对方觉得我们不真诚。
转自:https://zhihu.com/question/26457306/answer/499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