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第六章

第六章:“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美国心理学协会的调查显示,缓解压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脑“奖励系统”的方法。比如吃东西、喝酒、购物、看电视、上网和玩游戏。因此当我们想更快乐的时候,释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了,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为缓解压力的承诺。
        压力会引发应激反应。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只要你的大脑和奖励的承诺联系起来,你就会渴望得到那个奖励。你确信只有获得那个奖励才是得到快乐的唯一方法。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比如,那些对自己的经济情况表示担忧的女性,会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抑。
      “那又如何”效应,是意志力的最大威胁之一。
打破“那又如何”的循环,需要“自我谅解”。
        如果你认为提升意志力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狠一点,那么这么想的不是只有你一个。但是,你错了,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为了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失效,我们需要找到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东西,而不是虚假的奖励承诺,也不是空洞的改变承诺。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
自控力/第六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控力/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