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知

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情绪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好。也意思就是说在每一个当下我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我是难过的,生气的,平和的,放松的,还是紧张焦虑的。在我的行为之前我的意识比较敏锐的知道我目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要说以前是混沌的,总有一种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在对我的行为产生作用,往往事后才知道,我歇斯底里了或者我焦虑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了。那是一种后知后觉,往往对自己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后陷入进一种自艾自怜,自我谴责之中。

而现在,我有敏锐的感知,意识提前到行为之先,我对自己感受感觉越来越重视,我总是能觉察到这一瞬间我身上,大脑里发生了什么。于是便停下来,关照一下自己,本来已经起来的情绪便不见了。

原来知道自己很情绪化,一方面很情绪化,一方面谴责自己的情绪化,比如压制,管理,转移也都不是太凑效。很神奇的是,原来对情绪是很简单的,就是你看到自己现在怎么啦。对自己保持灵敏的觉察能力。当我觉察到了,好像情绪就消失了一样。

平和很多很多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的整体状态,虽然有些时候还是会焦虑,会着急,会生气,但也不同于以前啦,很明显的变化是持续时间大大缩短,往往就是一会然后像云一样飘走了。

今天早上有个例子,早上孩子难起床,这是很能理解的事,猛的把孩子叫醒拉起孩子反抗会厉害。我就先给他按摩,唤醒他的沉睡的身体,然后再叫醒他,但是他实在睡的太沉,加上早上时间确实太紧张,留给我和他慢速反应的时间并不多。今天早上我给他按完后还是不愿意起床,手打脚踢的,我有点生气,就说“那我再不叫了,你什么时候起咱们什么时候走”,说完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是气话是反话是斥责,其实心里想的是“克服一下难受就一会,一会就好了。”但是孩子听到我的反话会是什么感觉呢,要么怕妈妈不再叫赶紧起来,要么逆反的继续偏偏不起。一般逆反会居多吧,因为听着不舒服嘛。

当我意识到我大脑里真正的想法后,我再次走到床边,“牛,真的该起了,妈妈拉你起”,后面虽然睡眼朦胧的但是起了。

出门时,穿鞋子时鞋子一踢;提醒吃早餐,嘟哝嘴冲我说不吃;套羽绒服外套时里面衣服大有点穿不上在那急的乱撕扯,就是情绪特恶劣的那种。我有点烦躁起来,进电梯我说,妈妈心里好烦躁,很受影响。

我捕捉到头脑的那瞬间:牛牛的情绪还是影响了我,我很烦躁,这些情绪声音和动作我是真的还是有条件反射。真希望什么时候牛牛不这么急了就好了。

过去会是这样的念头:怎么这么一个孩子?到底怎么啦?我怎么会生一个这样的孩子?

这就是区别变化。

感知更及时敏锐,所以情绪基本没有爆发的可能,因为已经被处理过一层。表现在对孩子上面就是更少的呵斥和谴责。更多的请求和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