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赏识教育”

今天在研读《教师阅读地图》的第一章第一小节“警惕流行书籍与庸俗成功学”这部分,在谈到赏识教育时,书中举了一个案例:一个10岁的小男孩想当一名歌星,但老师说他五音不全,不能唱歌,听了老师的话,小男孩很伤心,回家跟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安慰他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后来这孩子真的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案例中说正是那句赞赏的话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

从这个案例中,作者认为脱离情境地讲赏识,往往是肤浅的,这种说不清楚何为真正的赏识,那么这样的赏识教育不过是用许多故事包装起来的心灵鸡汤。真正的赏识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对孩子未来成就的坚信,无论孩子犯多少错误,要经历多少反复,这种信任始终不变,唯有如此,赏识才能够发挥作用。这种信任所带来的,可能恰恰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包括批评甚至必要的呵斥。我第一次看到对赏识教育这样的理解,我觉得很有道理。以前我们总是说教育孩子要用赏识教育,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何为赏识教育?其实我们都没有弄懂,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多老师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不要打骂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就是赏识,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学生获得了小小的进步,我们往往会说:“你真棒,你真是好样的!”认为这样就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很多老师可能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时候,差生进步了一二次,老师也表扬了,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这位差生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可过了不久,他可能又犯错误,于是老师在这个时候就没有耐心了,认为这名学生是烂泥扶不上墙,于是就批评、请家长,这样走了一圈,差生还是回归到原来的行列,有的可能比原来还要恶劣。于是乎老师们抱怨改造差生真难啊!

师生间相互的信任非常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对孩子的信任,赏识才能发挥作用。其实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都经历过许多这样的案例,记得那是2006年,我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班里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叫小B,经常爱捉弄同学,给同学取外号,平时搞搞恶作剧,放一些毛毛虫在女孩子的文具盒里,班里的女同学经常被他吓得哇哇大叫,每天投诉他的事件令我头疼。我找他谈心,在班里找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他一有进步我马上在班里大加表扬,刚开始一个多星期确实好很多,他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班里有一位湖南籍学生小A,平时少有言语,学习很认真,一下课就捧着一本书在看。有一天下课,他照例边走边看书,当走到教室门口时,刚好小B同学从他旁边走过,他不知怎的摔倒了,抱着头一直在喊疼,有同学报告我,我把小A 叫过来,他一口咬定是小B同学撞倒了他,小B同学大叫冤枉,说自己是从他旁边经过,可自己边他衣服都没碰到,怎么会撞倒他?由于之前对小B同学有偏见,我认为他在狡辩,因为在我印象中,小B同学是一位多么听话的好学生啊!他怎么可能会说谎呢?我就这样武断地给小B戴上了一顶撞倒同学的帽子。小B同学当时没有说什么,可看得出来,他的表情是极其不服气的。到后来我才知道,小A同学是故意摔下去了,因为他看不惯小A以前在班里的所做所为,早就想找机会收拾一下他了。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后,非常内疚。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处理事情竟然这样武断,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源于我对学生的不信任,由于我的偏见产生了误判,现在看来我对赏识教育的理解真是肤浅得很啦!我粗浅地把赏识孩子视为一种策略,一种手段,一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便立刻转向大棒政策。简单化的赏识阻断了真正理解诸如“爱”、信任“、尊重”等重要概念的内涵。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期待一位犯了错误的孩子改正后就永远不会犯错,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的犯错中成长起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信任和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谈“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