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大于教育!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亲子之爱的情感与信任为纽带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图片发自App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城市中充满了喧嚣和浮躁,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得大人小孩都喘不过气来。亲子关系、孩子教育问题也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最近新学期小(一)家长!

图片发自App

中国有句老话“亲甘师,善其道。”简单来说就是:喜欢老师,就会认真学习他所教的内容。其实,这话对父母同样适合。好的关系是父母实施一切教育方法的关健。

图片发自App

许多时候我们扪心自问,真的信任眼前那个孩子吗?而我们作为父母自身是否又值得被信任呢?如何在家庭里建立并确保“信任”关系的永存,成了每个父母都必须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又为什么家长会觉得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遇到困难?

——不了解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亲子关系没有及时进化

——原本的家庭关系有问题

——本身不擅长人际关系

——对孩子过分担心,紧张焦虑是常态

……

亲子互动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沟通不畅,孩子不愿意听自己说

——孩子什么都不对自己说,无法了解孩子的情况

——对亲子关系现状不满意,不愉快的时候多于愉快的时候

——孩子长大了,一下子像是变了一个人

……

图片发自App

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也许是我们最应该去思考和行动的问题!

所谓「你选择了威权,孩子就会选择逃避。」——沃·茨基硕德^_^

上一周在分享花姐面对“开学那些事儿”的时候,其中有家长回复:「为什么我的孩子回来什么都不跟我讲?」

我回复:「在此之前要建立与孩子之间的绝对信任和友谊,碰上事孩子才会跟家长说。这是前提,家长才有可能获悉并帮助。现实是,大人可能完全不知道孩子的遭遇,更有甚者,孩子说了还不信。」

后来想想这话挺空的,也没啥实质内容,所以我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人生……想了想到底该如何跟孩子建立友谊,赢得信任,于是就有了此文,分享一下。

在亲子关系中,和孩子建立良性的互动其实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愿意「服从」父母的指挥,有时候我们也缺乏足够的耐心。

这其实源于我们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我们希望的是干净、有礼貌、讲秩序、按规矩办事,可孩子并不在意大人的这些期望,他们要的是「及时满足」的结果。

往往最后孩子的态度变成「我就要干我想干的」,而我们的态度则变成了「必须按我说的去做」。于是,争吵不可避免,我们的态度越强烈,孩子就越是反抗。

每个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相似的问题。比如吃零食,玩 iPad,玩手机。这些东西都顺着人性的需求去设计,游戏更是看准了人性的弱点,大人都难以抗拒,更不用说孩子了。

此前有段时间,我和迈妈发现当制止小迈吃零食的时候,他就会偷偷摸摸的躲起来吃;当禁止他看 iPad 的时候,他就会躲起来背着你看。

后来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未来的隐患,开始尝试改变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是禁止,而是约定:

事前约定。

遵守约定。

自己履行约定。

比如要用 iPad 看动画片,看之前就跟他商量约定好看多长时间,并说好时间到了之后自己把 iPad 关上。现在基本都能养成习惯说到做到,在此之前也是需要一番工作的。有时候没看够,也不愿关上屏幕,我们就会让他自己做选择题:

A:自己关上,下次时间可以继续正常观看。

B:爸妈关上,作为惩罚,下次观看时间取消。

孩子是有判断力的,通常情况下权衡之后会选择自己关上。关上之后会有拥抱、点赞和鼓掌,并再次强调下次还可以看。

这样做,一来给他以锻炼自律能力的机会,二来则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去商定和履行承诺。

在我看来,也许第二点是大多数家长认为更重要一些。因为当父母选择威权的时候,孩子自然会选择逃避。也许压力之下能够一时如愿,孩子听话了,但从此施加的压力可能要越来越大方能奏效。

小的时候可能是小事,大点了可能就是心事了。假如父母的威权贯穿于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时,彼此之间的鸿沟也就慢慢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缓和这种威权甚至是打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也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如果没有爱的亲情,父母就更像是一个不可冒犯的上级,孩子说话就会有所顾忌。

从一开始,尽量以平等的姿态建立信任和友谊。相较于用爱来缓冲,我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信任、平等、尊重是我们和孩子建立连接最重要的点!

语言的目的在于沟通,我并不希望孩子将来是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他将来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判断力,在此之前我更希望能够建立一种彼此都舒适的情感氛围,和孩子在相互尊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信任。

这是一种尝试,也是做个榜样,让孩子也要学会如何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无论和谁都能做到不卑不亢,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关系”大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