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浅说道德经:辩证观、发展观

文/念念呀念丫

前言:

念念只是一个喜欢看书、喜欢分享的人,并没有资历给大家讲授什么。

所以我说是“浅说道德经”,只是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和整合的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当然也并非全对。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念念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书、学习、交流。

《道德经》

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道德经》。

第一章中,老子通过辩证法给我们讲述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今天的第二章中,老子就开始具体阐述他的这一辩证思想,并且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效法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译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也就显露出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良的,那不善良的事情也就显露出来了。

所以,有和无(空间和物质)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难和易在相互对立中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依赖中得以存在,音和声在相呼应和中得以区分,前和后在相互对比中得以突显。


浅析:

这几句讲的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自然界中的几组辩证对立关系,理解好了这几句,对本章中最后一段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老子说,美和丑、善与恶、有与无、难和易、长与短、高和下、音和声、前与后等等这些相对立的关系和概念呀,都是在彼此相互比较中才得以突显、得以形成的。这其实不难理解。

人们为什么会觉得一个东西是美的呢?就是因为有丑的东西作对比,才更显现出了美。这是其中一层含义。还可以往深了去想,当所有人都认为那是美的,大家就会想尽办法地去追逐美好的东西,那么这个事情本身就已经不“美”了,也就是说,它就会有弊端了。这是我认为的第二层含义。

所以,老子并不主张去追求至善至美,也就是极致的真善美,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对立面,有了极致的真善美,就会有极致的假恶丑,都是相互依存的。通俗点说,就是不主张去追求完美。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一米八身高,觉得自己就是高的了;可当他看到2米多高的姚明时,也就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相对的高,还有比他更高的呢。其他几组对立关系都是同样的道理。


老子通过这些对立关系,想告诉我们,或者说我们自己可以悟出:

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部分,而忽视掉自己不想看到或者看不到的另一面。也就是要用辩证的思想看问题、认识世界

其次,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长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也会变短;美的东西过段时间可能就不美了,比如,唐人认为胖就是美,蛾眉是最好看的眉形,可我们现在却不那么认为了。所以,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可以看出,老子的很多思想在当时就已经很先进了,甚至放到我们现在,也是适用的。这里我就学到了他的辩证观、发展观,有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发展观”那种韵味了?

处无为之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因此,圣人要做顺应自然(客观规律)的事,不做人为的干涉,要推行不靠语言的教育。

顺应万物的生长而不加以限制,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求它们回报,有功劳但不把功劳据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也就不会失去这份功劳带来的结果了。

第二行也有这样理解的,认为主语是“道”,或者说是“天地”。将“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理解为:正因为天地不居功,所以万物也不会离它而去。

我们无法去揣测老子究竟想向我们传达哪种意思,但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两个角度都去感悟他老人家的用心。我个人觉得,这两种理解都可以,也都符合老子的主张。


浅析:

我们要明确一点,老子写《道德经》主要是给“圣人”看的,也就是当时的统治者、君主;放到现在来看,就可以是领导者、管理者。所以,不少人也把《道德经》称为是《领导者法则》,日本著名的实业家稻盛和夫的很多经商理念就很符合老子的主张。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普通老百姓学习《道德经》就没有用,老子根本就不是对我们讲的,这么认为的话就比较狭隘了。我们也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提取出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知识养分,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最好先代入领导者的视角去思考老子的话,然后再延伸到我们自己身上。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继续看这一部分。

老子通过前一部分对自然界中几组对立关系的阐述,推演到为政领域,或者说社会领域中来。他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不居功。

为什么提倡“处无为之事”?

在回答为什么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这个问题。

那么,老子所说的“无为”是指不作为吗?并不是!很多认为老子思想消极避世的说法,就是把这个“无为”理解错了。

这里的“无为”是指做事的时候,顺应“道”,也就是客观规律,不能掺进个人的私心杂念,不能主观人为地去干预。并不是让君主、让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就混吃等死。

现在,我试着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处无为之事”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或者说“有为”的效果。后边我就用“有为”来说吧,毕竟容易理解一些,想想“年轻有为”就明白了。

既然上文中的天之道告诉我们,万物都有对立面,两者结伴而生,那么,“无为”和“有为”这两者也是对立面,我们通过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自然也就能有所成就了。正如三十七章所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永远是清心无为的,然后却成就了万事万物。就是说,大道运行是没有主观目的性的,它本身并没有想有所作为,然而客观上它却成就了万物,收获了“有为”的效果。

为什么提倡“行不言之教”?

老子开篇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最高真理是不可言说的。“行不言之教”其实就是对这句话的具体运用。这一点,在第一章中我其实有提到过,这里复制过来一部分吧。

最高真理无法用语言表达,即使是口才再好的老师,他的语言教育充其量也只能是二流的教育。也正是基于此,老子在第二章中提出“行不言之教”,提倡圣人应该推行不通过语言而进行的教育,就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身教胜于言传”。


第三个主张:“弗居”

意思就是劝诫人们要不居功,这一点对普通人也是很有警醒作用的。历史上并不少见那些居功自傲、功高震主的名臣将相,他们的结果往往都不太好。

除了这层含义,再就是第二层,不要有“据为己有”这种念头。一旦据为己有了,就意味着它的对立面也出现了,你就会失去它;而如果没有占有,自然也就不会有失去了。

就类似于“带翁失马”的典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有无相生。

“为而不恃”带来的启发

“为”在这里是帮助的意思;“恃”是指依赖。

“为而不恃”就是告诉我们,帮助了他人但不图他人回报。用辩证法来看,往往越是不求回报的人,最终得到的回报反而越多,就如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最近在学习的《非暴力沟通》中有一首诗,很适合在这里分享出来:

“你取之于我,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当你知道我因施与你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 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为 我想活出 对你的爱。

欣然的接受,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我无法将二者分开。

当你施与我,我给你我的接纳。

当你取之于我,我感激你的赐予。”

当我们将帮助他人看做是给自己的礼物时,那么别人接受帮助,我们会因此感到纯粹的快乐,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欠人情或者贪图回报。

这首小诗,与大家共勉。


总的来说,第二章内容是通过几组辩证关系,从“天之道”推演到“人之道”,记得代入辩证的观点去理解。

如果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辩证的思想、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那也算是读懂老子一部分思想了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不知道一起学习的你可有收获?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吧~

感恩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念念浅说道德经:辩证观、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