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话小标题解读

洞视对话

      对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对话本来的面目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在对话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人一定会因为个人的思维假定不被接受而产生情绪上的反应和变化,倘若一个人的思维假定非常坚定,那么沮丧和愤怒的情绪有可能转化为仇恨。“仇恨”是一种强烈的神经,生理和化学失调反应。那对话是无法进行下去的。除非对话者在坚持自我思维假定的前提之下,仍然愿意坚持去分析和认识别人的思维假定也如自己一样,人们常常会陷入固执己见的状态,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人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自观”,能看到情绪的反应才能找到梳理情绪的钥匙。这种表面现象的差异其实并不重要。例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父母跟自己讲的做事情的道理是对的,但是还是会跟父母对着干,反着来。就是因为孩子对于父母的“仇恨”心理。正是因为这些话出自于父母,所以孩子连对错都不管不顾了。但是,这种表象其实也很好破解,就是需要父母在说教时,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怀着真正为孩子好的心理,首先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那父母的言语便不再是伤人的利器,孩子就会欣然接受。换言之,父母要换位思考,如果单位有领导每天批评我们,挑刺儿,我们也不会顺着领导的意图做事儿。所以,每个人都容易陷入固执己见的心理,大家都一样,有了这种共识,就会为对话创造新的机会。

      人是社会的产物,群体中的人之间,必定发生着某种程度的接触,仇恨也是一种密切的接触,只不过太极端而已,在仇恨的情绪中,人的思维假定与身体的所有部分,包括心脏,肾上腺素,所有的神经化学物质会行成“一体”现象。所以如果别人反对自己的思维假定,我们为之辩护时,就会认为别人在攻击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卫的保护自己的本能。而如果人们能认识这个过程,大家能够做到搁置己见,做到互相倾听彼此的观点和意见,不加评判的接受对话产生的所有共识,人的大脑里便又行成了统一的内容基础,达到了“一心”的状态,一旦达到一心的状态,人们反而不再存有压力。对话的价值就在于它作用于我们内在的精神思维过程,正是这种思维过程对我们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一起搁置自己的思维假定,一起审察,明辨自己在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沮丧和挫折,共享互不相同甚至矛盾对立的思维假定,大家一起审视这一切发生的过程,最后行成一种共同的意识状态。这种对话方式可以传播出去,传播的越远,就越有助于给社会带来秩序,在现代社会里,事物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另外,对话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话本身具有的意义在于对话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问题,同时,对话并不直接解决问题,人们的对话也没有直指真理,但从对话过程中可能发现真理,这正是对话的魅力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对话小标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