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杨宁老师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什么?

##第二章 文学与世界

##第三章 文学与文本

##第四章 文学与作者

##第五章 文学与读者

##书&文章

理论约等于哲学

参考书目:

[美] 勒内·韦勒克 等著《文学理论》(新修订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美] 乔纳森·卡勒 著,李平译《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 M.H.艾布拉姆斯 著《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英] E.M.福斯特 著,冯涛 译《小说面面观》,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版。

陶东风 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何谓理论

对现象的抽象分析,概括

1、深入思考能力(反思、批判)

2、分析现象背后本质(解读、阐释)

3、乔纳森。卡勒

(1)、理论是分析的语言

(2)、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3)、理论具有反射性、思维的思维

(4)、理论是跨科学的

二、何谓文学理论

1、文学的哲学

(1)、作者之意VS读者之意

(2)、你是否看到一只鸡

(3)、随意解读VS科学解读

(4)、阅读为何->接受->反思性

2、评判作品背后价值系统

3、提供解读作品角度、方法

4、跨学科性(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

三、文学理论研究对象

1、文学四要素《镜与灯》

作品 有世界、有读者、有作者

文学理论研究的五个方面

文学本质论

文学活动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文本论

文学接受论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文学是什么?

一、文学的“本质主义”(现象背后有本质)与“反本质主义”(现象没有本质)【反本质不等于无本质】

文学本质: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雅谷布森】(使得文学作品成为文学的特性)

二、文学性

1、文学的存在方式:不是物质、是精神上的

2、文学性的四个维度(安娜卡芙琳那、洛丽塔)

(1)、审美(真、善、美)、文化

A、文学与真:不是与事实相符真实、指真实感

B、文学与善:

C、文学与美:美是人的本能需求

      美学(学科)、审美(活动)

美的本质:无功利

康德:无目的【无功利性】的合目的性【满足人的更高的精神追求】、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黑格尔:审美是本质力量最大化、美是理念(柏拉图:洞喻)的感性显现

(2)、语言、符号

A、语言的基本特征

a、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能指:符号本身、所指:符号指称对象 。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

语言: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言语:日常个体语言活动

组合:横向句段关系、聚合:纵向联想关系

罗兰巴特《神话学》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福柯《疯癫与文明》、《规则的惩罚》、《知识考古学》、《词与物》

语言:交际工具

话语:语言的社会存在形态(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区别

A、文学语言是陌生化(陌生化本质:从熟悉到陌生,增加感受时间、难度 【方式:细节、对生活的敏感】相对应:自动化)的语言(什克罗夫斯基)

B、文学语言具有非指涉性(伊格尔顿)(语表的具体性:  语里的多义性:)

C、文学语言具有拟陈述性(瑞怡慈)虚拟性、情感表现

总结:文学:陌生化、非描涉性、多义性、虚拟性、情感表现、内插性、可感性、深度语言、生成性

日常:自动化、描涉性、确定性、现实性、信息传递、外指性、非可感性、浅度语言、惰性

(3)、文学对语言的超越

A、言不尽意(老子)、得意忘言(庄子)、问不逮意(文赋)、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嘛

B、原因:语言具有公共性、普遍性

思想:具有个人性、私人性

C、超越语言方案

自动化写作【意识流小说】(布勒东—精神分析)

意生言外,象外之象

(3)、情感、形象

情感:形象:

A、文学创作动机:抒情

B、抒情方式、借助形象

物象-(情感)->意象-(情感)->意境

C、形象:客观事物的特征与主观情感的特征相互结合

形象具有概括性特征,:强化特点、激发联想,使读者进行自由创造、想象、感受力

(4)、想象、虚构

文学性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是种逼真的幻觉

俄国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德国 布莱希特->间离化

##第二章 文学与世界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

(1)、文学在社会结构中位置

上层建筑:观念性(法治、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 :实体性(军队、法庭、政府)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

(2)意识形态的三种含义:

A、学科:(18世纪、特拉西->观念学)

B、贬义:虚假意识->洗脑、控制

C、中性:观念系统、体系

(3)阿尔杜塞的意识理论

1970《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国家机器:军队、法庭……暴力、可见、公共

A、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文化、体育……非暴力、隐形、私人领域

B、意识形态机器的功能和目的(自然化、合法化)

C、意识形态的选作方:建筑个体为主体

a、核心建构个体与现实的想象关系

把个体询换为主体

个体对主体臣服

主体与主体的互认

B、意识形态是一个“镜像序列”

法国 拉康 镜像阶段

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症候阅读->挖掘作品(有表层和深层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

二、再现与模仿(世界->自然)

(一)、作为艺术理论的“再现”(表征)

A、再现:外部事物作品中的呈现

B、再现涉及到的几个因素

A、媒介及其文化规定

B、再现的编码层面:文本

C、文本细读:文本背后的形式、结构、修辞、音效

C、再现的社会层面:生产机制

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角度研究

(二)、模仿说与镜子说

1、模仿说

(1)、柏拉图、床喻

理念世界=>真实存在

现实世界=>对理念的模仿

艺术世界=>模仿的模仿

问题:

1、忽略了艺术家的创造力

2、模仿的对象(表象、本质)

二元关系:原本 =>学本、 模本=>艺术

(2)、亚里士多德《诗学》

创作过程是模仿过程

现实、个别与一般

诗比历史更真实

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已经发生的事

二、镜子说

产生于文艺复兴,提出理论 达芬奇

绘画艺术就是一面镜子

用语言影射自然

艺术的水平,与模仿的准确度成正比

真理符合论

(三)、现实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对现实能动反映和再现

揭示社会生活本质

自然主义,兴起19世纪后期

强调“客观的真实”、“科学的真实”

文学对自然无条件的复制、记录

注重环境描写

三、表现与抒情(世界=>情感)

作为艺术理论的“表现”(言志)

1、强调的是情感表现:主观情感的呈现、自我内心体验的表达、

克罗济 、直觉集表现

突出个性、创造力、想象、天才在作品中的作用

核心:主体创作能力(柏拉图:迷狂状态)

自我表现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内涵=>评价、信仰、理想

3、抒情需要创造性选择、组织抒情话语

抒情:超越原发情感=>抒情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

(1)、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过意象)

(2)、抒情->主体是情感的建构者(自由)、宣泄->主体沉浸在情绪之中(不自由)

(3)、抒情的表现形式:构造抒情话语

不追求外表真实,而追求情感真实

情感逻辑:无理而妙

4、抒情与再现

(1)、抒情的本质是一种再现

(2)、抒情是一种特殊的再现

体现在:再现社会生活精神方面

抒情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具有主观性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3)、抒情,评价性

(二)、浪漫主义、唯美主义

1.浪漫主义:19世纪上半叶

实质:艺术再现作家的内心世界

强调:情感、想象、激情、个性、自由

2.唯美主义:19世纪后半叶

为艺术而艺术

实质: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就是再现自身

(三)、文学与真实

1、真实含义:符号模仿某个对象逼真程度

2、文学真实的3个方面:

作品与世界、作品与外部世界符合度=>现实主义理论

作品与作者、作者创作初衷真做=>假象、道德

作品与读者、读者个体经验差异

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

(1)、现实生活制约文学

(2)、文学超越生活

《河的第三条岸》

文学真实感问题:

诗意的真实(本质:矢实的表象反映真实的哲学)

3、现实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4、文学真实与情感真实(作品VS作者):

作者的情感经验是作品的真实保证

作者的情感经验 不等于作品真实

创作作品动机 不等于 “真实”

5、文学真实与读者经验(作品/读者)

四、形式与结构(“世界”即“文本”)

结构主义:作品具有内在共通结构

博尔赫斯

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因为-但是-  所以-        但是-        所以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托多洛夫《文学作品的分析》

普多普 故事形态学《民间故事形态学》1928年

31个功能、7个角色

1、对手(加害者)

2、赠予者(提供者)

3、相助者(帮手)

4、公主(要找的人)

5、派遣者

6、主人公

7、假冒主人公

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

1、6个行动模型

发送者-客体-接受者

辅助者-主体-反对者

2、符号学矩阵

x        -    反x

非反x -    非x

《老人与海》

要素:老人、海、鱼、他人

老人(个体)  -  他人(群体)

海(自然)      -  鱼 (人与自然、斗争)

1、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自我确认

2、人与自然的关系-优胜略汰

3、时间意义的关系-人生价值

克洛德布雷蒙“三合一体”模式

3、《叙事可能之逻辑》

三合一体:

情况形成-问题

采取行动-方案

达成目的-结果

主人公、前途未卜

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

问题没解决

提出方案

没有方案

没有解决方案-

连接式:A1-A2-A3-……->B1-B2-B3(犯人杀人的过程->警察破案的过程)

镶嵌式:A1-A2(B1-B2-B3)-A3(潘金莲勾引、王婆相助)

两面式:A1-A2-A3-…

            >B1-B2-B3

5、托多洛夫的叙事语法研究《叙事作为话语》

原有平衡

||

破坏=>平衡破环=>对抗

||

新的平衡

6、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结构

神话素

——————————————————————————————

##第三章 文学与文本

一、叙事性文本的形式问题与审美问题

(小说=>情节:具有两难性)

1、叙事: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的过程(欧亨利)

叙事视角:叙事着、作者、人物、读者(高行健《母亲》)

外视角: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外

(1)、全知视角

(2)、选择性全知视角

(3)、限制性客观视角(摄像式)海明威《杀人者》《小说课》

(4)、第一人称主人公回顾性视角

(5)、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旁观视角

2、内视角: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

(1)、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

(2)、变换性人物有限视角

(3)、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好多人看同一件事情)《罗生门》《竹林中》

(4)、第一人称叙述的体验视角

总结上面视角:热奈特《叙述话语》

(1)、零聚焦:叙述者>人物

(2)、内聚焦:叙述者=人物

(3)、外聚焦:不透视内心 叙述者<人物

叙事时间

(1)、故事和情节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对事物进行排列

情节:因果逻辑

(2)、时序

A、倒叙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B、插叙=顺序+若干倒叙

(3)、时距

故事时间=>自燃事件

话语时间=>文本时间

(1)、话语时间<故事时间 — 形成效果:概述  交代背景

(2)、话语时间=故事时间 — 体现:场景:舞台表演

(3)、话语时间为0,故事时间无穷大  — 体现:省略

(4)、话语时间无限大,故事时间为0 — 停顿

4、频率

(1)、单一叙述

(2)、重复叙述 

(3)、概括叙述

3、叙事交流

布思《小说修辞》叙述交流要素、作者、交流、读者

查特曼《故事与话语》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真实作者:出于日常生活当中的人 =>通过传记了解

隐含作者:出于某种创作状态的作者,出于某种立场(写作时的作者)=> 通过作品了解

隐含读者:作者创作时预设的读者(作者在写作时读自己作品的)=>理想读者

叙述者:接近于主语(故事内的叙述者=>人物、故事外的叙述者、亚故事叙述者)

受述者(隐含读者 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约等于宾语

二、叙事性作品审美问题

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情感

情节:因果逻辑=>情感、审美

环境:典型环境

1、人物:情感多元错位

(1)、人物形象复杂性

(高雅)作品=>人生、人性、社会复杂性=>冲击价值观(人物形象=>赋予原因)

扁平人物:性格单一、缺少变化(静态)

圆形人物:性格充满变化、多种性格因素人物(动态人物)=>接近真实

|2、人物情感:突破常态心理

(1)、挖掘人物潜在情感

(2)、人物关系亲密程度与人物情感产生反差

(3)、叙述者与人物拉开距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不可靠的叙述者)

|3、人物性格:理性与感性(欧亨利)

人物情感逻辑+作家写作情感逻辑 =>结合发生错位 (作家同化人物=>性格类型化 作家让位人物=>性格获得生命)

情感逻辑(无意识层面的情感)、审美逻辑

2、情节:把人物打击正常轨道

(1)矛盾冲突:冲击常态情感 童伟格《我》

(2)因果关系 审美因果超越实用因果

A、情节的动因 遵循情感逻辑

B、情节的有机性、严谨性

情节为性格展开而服务

3、环境

(1)、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促进与被促进

典型(就是大多数)特殊(在环境中找到根源)=>普遍

现实主义=>典型=>大多数

问题=>代表性=>平均数(概念化)=>平庸

(2)、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性格=>先天VS环境

强调环境=>现象

性格:外因(环境)、内因(选择)

(3)环境的淡化 现代主义=>表现人类普遍相对状态 (自然属性、本能)(卡夫卡《城堡》)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问题和审美问题

三、文学文本的层次

文本:相对独立性 =>来源于作者与读者之间(间性)

作品:从属于作者=>意义:作者

文本=内容+形式

(一)、二分法

内容:研究作品的素材、主题、题材

形式:语言、技巧、结构、体裁

(二)、超越二分法=>层次论

1、英国、贝尔 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2、新批评

(1)、声音层面

(2)、意义单元:语言结构

(3)、意向:隐喻

(4)、象征系统呈现的世界

(5)、形式技巧

3、现象学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材料=>主题=>表现

波兰 英伽登

(1)、语词声音和语音结构=>语音

(2)、意群:句子、句群=>语义

(3)、图示化外观=>语言描绘

(4)、被再现客体=>意义

4、中国古代文论

最早是《周易》=>言(语言)、象(意象)《文心雕龙》、意(意境)

(三)、文学文本层次

1、语言层(言语层)

(1)、功能 :审美意义符号化、语言本身具有审美性

(2)、特点:內指性、陌生化

2、现象成

(1)、功能:文学本质标准:非文学=>意义、语言=>形象=>意义

(2)、特点:

(3)、意蕴层:多义性

——————————————————————————————

##第四章 文学与作者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癔症=>创伤性经历

=>、精神层次理论:

意识=>逻辑、现实性、

前意识=>可以进入意识化的无意识

无(前)意识=>原始冲动、本能、创伤经验

(二)、弗洛伊德失误

1、失误行为

2、诚实的不诚实

3、癔症转移

(三)、人格结构理论

超我=>求善原则=>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自我=>现实原则=>意识、前意识

本我=>享乐原则=>无意识

2、本我=>本能

生的本能=>物种延续

死的本能=>回归原始(还有破坏欲)

2、力比多发展阶段

A、自恋期:

0~1 口腔期

1~3 肛门期

3~5 生殖崇拜期:男:恋母情结(俄狄浦斯)->阉割焦虑  女: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阴茎嫉妒

B、潜伏期 6~12 超我

C、生殖器 13~

(四)、《梦的解析》1900《释梦》

1、基本观点

梦是有意义的=〉人清醒时活动有关

梦是愿望的达成吧->被压抑的愿望

||

压抑=>伪装

2、梦的四种伪装手段

(1)、浓缩作用

(2)、移置作用

(3)、象征作用=>抽象=>具体

(4)、润饰作用

3、解梦的方法

(1)、将梦拆成不同部分

(2)、针对各部的展开自由联想

(3)、追溯现实生活来源

(4)、找出因在联系

(5)、发现真实愿望

(五)、《作家与白日梦》

(1)、白日梦(源自于被满足的愿望)=>想象(张红亮)

(2)、升华理论(文化转移=升华过程=>文学、艺术) 案例《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六)、精神分析批评

1、分析作品创作心态

(1)、搜寻作家相关资料

(2)、症候式解读

2、作品的潜在意识

二、荣格的原型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无意识

个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遗传保留下来的普遍心理经验

本能=>与生俱来

文化=>文化形式的普遍性=>沉积意识深处

(二)、原型=>集体无意识呈现形式(原始意象)

代表原型

(1)、“阴影”、“人格面具”

                ||              ||

        动物性、邪恶  人格外层假象

(2)、“阿尼玛”、“ 阿尼姆斯”

                  ||                  ||

男性内心的女性特质  女性内心的男性特质

(3)、智慧老人=>智慧的形象化

(4)、母亲=>包容、慈善、关怀

女神=>大地、森林、泉水、伊甸园、天国、巫婆

(5)、儿童=>自我潜能

(三)、原型批评

1、创作角度

文艺作品就是作家的自主情节(意识、集体无意识(创作动机)=>更具有深远价值)

作为个人的作家=>自主意识=>个人

作为作家的个人=>集体意识=>集体人

2、接受角度

发现作品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象征=>构建出原始意象

三、弗莱 的原型理论《批评的剖析》

(一)、重新定义“”原型

反复出现的意象都可以叫原型

(二)、神话的叙述模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

1、春=>英雄诞生、创世神话=>父母

2、夏=>成仙、进入天堂=>伴侣、新娘

3、秋=>战败、死亡=>奸细、海妖

4、冬=>众神毁灭、英雄被打败=>女王

总结:原因批评的特点 (傅道彬《晚唐钟声》)、杜康、德勒滋

1、“远观”的研究=>向后站

2、重视文学创作与传统的关系

3、从神话、仪式出发研究动机、结构

四、关于文学创造的几种观点

(1)、灵感说=>柏拉图、迷狂

(2)、虚静说=>《老子》

(3)、社会说=>背后的社会动机

(4)、欲望升华说

(5)、原型说

(6)、作者之死、罗兰·巴特、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

##第五章 文学与读者

一、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

(一)、雅俗的分野

1、从内容看:

高雅=>忠实于世界=>再现世界复杂性

通俗=>对世界简化处理=>满足读者的愿望

2、从形式上看:技巧

高雅=>不追求技巧=>寻求突破=>受阻

通俗=>追求技巧=>通俗易懂

3、从价值上看:

高雅=>自由独立品格

通俗=>娱乐性、思想性、教育性

4、从创作艺术上看:

高雅:为艺术而写作

通俗:为流行而写作

(二)、雅与俗的变异

1、从文本构成上:内质与形态的错位

外(俗)=>内(雅)

外(雅)=>内(俗)《宫体诗》

2、从历史发展(经典化 要素: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时间的积淀作用

3、接受心态

二、文学接受的构成

(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

读者转向原因

1、文本分析必然涉及到个体的阅读经验(陌生化=>指向读者)

2、关于主体与对象哲学问题的讨论

(1)、解释学):解经学【(2)、现象学、(3)、接受美学】=>理解不是普遍,而是偶然【论语集释】

    ||

前理解:理解不是被动接受=>经验、知识结构、文化背景(限制理解的可能)

本意是不存在的、理解即误读

基本态度:

1、解释无捷径、唯有多读

2、自觉接受文本的感召

A、英伽登“空白”(文本未写出、暗示读者填补)、“未定点”

B、伽达默尔:视域融合

理解者视域=>视域

文本=>视域(两者视域融合)

2、后结构主义理论、作者之死

=>读者诞生

读者转向带来的影响:

突破了原有的文本分析模式

文本意义:从一元论到多元论

完善了文学研究的四要素

读者的作用:

文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文学意义的生产者

(二)、从潜在的作品到-读者-现实的作品

1、姚斯:期待视野(视域)

在文学阅读之前,读者对作品定向指向或观念结构

原因:

个人经历、个人趣味、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知识背景、年龄、性别

=>决定阅读可能范围

期待满足 通俗

期待收获 高雅(电影《雪国列车》)

文体层面

形象层面

意蕴层面

2、伊思尔

(1)、空白:产生原因:

语言的内部结构

图景片段

思想价值

(2)、召唤结构

文本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机制

(3)、隐含读者(约等于隐含作者)

不是现实的读者,而是理想读者

特点:完全按照文本召唤结构阅读

意味着文本的潜在可能性

(三)、读者生产批评实践

1、描述印象

2、发现空白

3、寻找矛盾

4、接受文学史(编年史、接受)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市场

1、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是一个商品,又是特殊的商品:

物质VS精神

等价交换原则VS无法评价

损耗VS价值

文化资本

##书&文章

★绪论(理论&文学理论):

1.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

2.【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

3.【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

4.【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5.【美】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6.【美】纳博科夫《洛丽塔》

7.【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8.【西晋】陈寿《三国志》

9.朱光潜《谈美》

1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11.【法】罗兰·巴特《神话学》

12.【法】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词与物》

13.【加拿大】阿瑟·黑利《最后诊断》

14.许荣哲《故事课》

15.【魏晋】陆机《文赋》

16.【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老子《老子》

18.庄子《庄子》

19.【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20.【西汉】司马迁《史记》

21.【战国】《论语》

★第二章(文学与世界):

22.【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3.【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

25.【美】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老人与海》

26.【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27.【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28.【阿根廷】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

29.【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0.【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1.【阿拉伯】《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32.【巴西】若昂《河的第三条岸》

33.【英】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34.【清】曹雪芹《红楼梦》

35.【法】凡尔纳《八十天环游世界》

36.【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37.【法】托多洛夫《文学作品的分析》

38.【俄】普多普《故事形态学》

39.【法】克洛德·布雷蒙《叙事的逻辑》

40.【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41.陶东风《文学基本问题》

★第三章(文学与文本):

42.【美】斯托克顿《美女还是老虎?》

43.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

44.【美】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45.【奥地利】茨威格《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46.高行健《母亲》

47.【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

48.【英】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

49.【美】海明威《杀人者》

50.【美】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

51.【英】伍尔夫《到灯塔去》

52.【日本】芥川龙之介《竹林中》

53.【法】热奈特《叙述话语》

54.【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55.【丹麦】安徒生《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56.【英】沃森《别相信任何人》

57.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58.黄凡《赖索》

59.史铁生《命若琴弦》

60.【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61.【明】吴承恩《西游记》

62.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63.【美】欧·亨利《忙碌证券经纪人的浪漫史》

64.童伟格《我》

65.【奥匈帝国】卡夫卡《城堡》

66.【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第四章(文学与作者):

67.【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家与白日梦》

68.莫言《丰乳肥臀》

69.施蛰存《春阳》

70.【加拿大】弗莱《批评的解剖》

71.傅道彬《晚唐钟声》

72.【法】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73.【英美】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