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修身加立志,方能成大事

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上下五千年,圣人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散落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明朝的王阳明先生就是其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

王阳明师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兼教育家朱熹,可以说是朱熹的钱杆粉丝,开始时完全相信他的观点,潜心研究理论,并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得失。虎父无犬子,王阳明的父亲是明朝成化时期的状元,作为当朝状元之子,从小受到需家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爱好学习思考,喜欢钻研辩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王阳明最好的写照,家中大量的藏书,父亲的谆谆教导让他成长很快,不仅精通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也还涉猎老子的道家学问,学习释家牟尼的佛家思想。

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即使任职于穷乡僻壤的贵州,他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帮助当地老百姓,闲暇之余仍不忘钻研学问,自从龙场悟道开始,王阳明先后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学术观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逐渐完善,开始在大江南北不同的地域传播,并且走出国门进入日本、韩国,远播欧洲、美国,在当地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不仅在中国儒家文化内部成为与朱子学并埒的一大思想学派,而且也是东亚文明最能代表深邃生命体验和直观智慧的哲学理论,迄今为止仍在以积极的身影参与现代性思想文化的讨论与建设,以活跃的姿态步入国际文明对话的队伍或行列。王阳明是继孔孟与朱熹之后,深受后人尊敬与崇拜的全能型儒家圣人。

追本溯源,我们不难发现,王阳明先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从小的立志誓言和自律的修身。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先讲修身:简单地说,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修身能让家庭和睦,几乎个个均可以实现,王阳明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只有立志才能治国平天下。唐代诗人吴叔达《言行相顾》表明立志与修身的关系,“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意思是:树立志向,需要以誓言为根本;修养品德,应该以行动为先导。

立志犹如立誓,不仅口头上有豪言壮语,更要实际上有切实履行的决心;修身则当践行,不应仅止闭门思过,独自忏悔,更需求务实,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建树功业。

对于王阳明,有些读者可能不熟悉,先了解他的基本信息。王阳明是王守仁的另一个名字,他出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上学就读私塾,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丧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和打击。但他志存高远,不同常人,立志成为圣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又立下大志,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关于修身,王阳明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要“事上磨”,想完善自己,必须在事中磨练。“事上磨”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事上磨”的时候,恰恰是用心去磨,在心中琢磨,领会于心,由心返用于事。“事上磨”并不是孤修寂炼,是要在实际中去亲历亲为,才够真切,才不臆断,才益于身心事业,但别忘了“心”这个主人翁,否则,茫茫荡荡去外磨,不融会于心,于己何益?

王阳明是这样向人讲道,也是这样自我实践,只有“事上磨”,才真切,也可检验其心明不明,其理真不真,从而历经锤炼而不断升华。王阳明本人经历许多磨难,就算受到朝廷棍杖下狱、发配贵州龙场、全力剿匪擒王、屡次遭人陷害等等非凡处境,他仍做到临危不惧处惊不变,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阳明龙场悟道

可能有人会问:为何人人都在事中磨,却没有阳明的效果?区别在于用心不专,志向不远。成圣之首要条件在于立志,志即心志,要立心向道矢志不渝,方可在事上磨的经历中明心志,明天理,明事理。正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现代的人们将心看作物质的配角,虽也言主观能动性,仍与阳明之心学有本质相别。这一点不合一,学阳明心学,学一切圣学,都未入门,何能真实受益? 到了更高层次,就不必一分为二了,不需要人为去分去合,因本无内外,内外只是人的角度,这时,讲“事上磨”就是“心上磨”,讲“心上磨”就是“事上磨”,因此,阳明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物一元,内外一如。这也是《中庸》所云“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的境界。

但很多年轻人一见这高境,就好高骛远,舍近求远,不知从身边事着力用心扎实去做,动不动就想成圣成佛,悬空而不落地,如何能学得好?所以孔子曾说“下学而上达”,阳明也说“上达只在下学里”,因此,想要上达夲质之境,必从形而下的经验现象中去磨砺而明而达,是故,并不反对扎实学知识技能包括经验,而是必经之途,不但要从这里边学,还要在里边检验、升华,而且最终还得服务于现实,回归于生活。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是学习王阳明心学的关键。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树木有生命,树木有语言”,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木匠经历几十年的做事磨练后说的一句心里话。在我看来,一个说出这样话的木匠,其风貌堪比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宗教家。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畏艰险奋力前行,王阳明通过立志修身且在实际生活中磨练,终于实现儿时梦想,成为立言立德立功的儒家圣人,拥有卓越才能的军事谋略家,成就一番伟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修身加立志,方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