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粗)读《道德经》,很多东西未能真正理解,但还是想把自己的小小收获写下来,与友共享。
适可而止
世上有两种东西是最难填满的,一个是大海,一个便是欲望。大海填不满,是因为它博大而包容;欲望填不满,却是因人性的贪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什么都做得到,因此过多的欲望,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学会轻载,因为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嗜欲。
当然,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也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贪欲只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你是教书的料就好好教你的书,千万不要想到去商海弄潮,否则不知水深水浅,是要吃亏的;如果你是一位慈善家,就安安心心搞好你的慈善事业,不要想到自己有钱就可以利用钱去干不该自己干的事。
淡泊名利
淡泊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质朴,在这样的质朴中,平静自己的心态,淡泊繁华世界的喧嚣,让志向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淡泊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超然。努力挥别荣利之后,自然能渐渐品尝出淡泊中的至味。
张中行先生一生的理想很简单。他自己曾说,一不做官,二不发财,就是希望做点学问,看点书,写点书,安安稳稳地过适然恬淡的生活。我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去追求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不管能不能升官发财,只要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带去一点好的影响就够了。一个人的能力无法去改变整个世界,但相信能够改变你周围的人,改变遇到你的人。
人生之旅是一个由多方面的相关追求构成的系统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保持身心调适,不屈从于欲望和名利的逼迫而淡泊地行进是极其必要的。“名”的最高境界自当是不求名而得名。
不露锋芒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爱耍小聪明,爱出风头的人,固然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同时,也容易招致他人的厌恶和嫉恨。真正的聪明人,懂得隐藏自己的聪明,懂得把聪明用在刀刃上。他们常会把自己装扮得很淳厚,来削减别人的嫉妒或眼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上,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锋芒毕露,等待最有利的时机。凡善于韬光养晦之人,多能成就大业,且能功成身退、全身保命;而越是锋芒毕露、力压群雄者,越会被下嫉妒,被上猜疑,难有所成。
反思自己也曾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想要在其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殊不知,别人根本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而且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之心,自己的行为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到处张扬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要做一个内敛的人,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而不是到处夸耀自己的作为。
反求诸己
真正的智慧应该反求诸己,即向内求,而不应苦苦向外索求。人的一生,是创造和获取、累积和发展知识、能力、经验、财富、地位、成绩与影响力的过程,是做加法的过程;但也同样是做减法的过程,要减少幼稚、贪欲、妄想、计较和不切实际…… 如果我们只是掌握一点知识的表皮,很快就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要深入学习达到分析、探索事物本质的境界,须要用漫长的时间并付出相当多的努力才能够做到。学无止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付出但不奢求回报。做事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你努力过、奋斗过,不就足够了吗?你倾尽了全力,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了无遗憾。 正如我们给予别人微笑时,不在意对方是否回以笑脸;付出真情时,不在意对方是否有感激的泪水。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不必要求别人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只有不断省视自身、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付诸行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人不应该满足于自己的无有,而应该有一点、多一点实绩与影响。
“慎终如始”只是一个题目,而“持之以恒”才是这个题目的解法。每个人都是在跑一场马拉松,跑得赢的关键就是: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松懈。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十年磨一剑”,努力进取,然后顺其自然。
思想总结
对于老子思想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观点是我比较赞同的。“以无私私、 以无争争、 以无为为。”“无为”应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是“不争”的前提,“不争”是在“为”的条件下“不争”。“不争”不是消极不为,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对一切事物的放弃,而是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意欲。“不争”不是行为不去争,而是心不去争 ,不是不作为,而是无执念。一个迫不及待地标榜自己的人,常缺乏诚善之心。一个内心诚善的人,则善于用行动、用时间向世人证明自己。
Ps:读书笔记整理自《道德经》(白话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