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九章,第七节)

                第九章 且战且守求议和

                        第七节 金国使

公元1138年三月,秦桧再次荣登宰相宝座。

秦桧再次拜相,自有赵构启用主和派的主要原因,也是宰相张浚和赵鼎推波助澜的结果。张浚和赵鼎是主战派,为什么愿意极力推荐死硬主和派上位?我们细细道来。

再说公元1132年八月,秦桧罢相后,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被赶到九江去做道士头子了。

公元1135年二月,张浚上位右相,赵鼎为左相,两人关系一直要好,谈及朝廷人才,张浚对秦桧交口称赞,说人才难得,赵鼎却不以为然,连连摇头道:“这个人如果得志,我们将无立锥之地!”但张浚没有听进去。

公元1136年六月,秦桧以观文殿学士知温州、绍兴府。不久再因张浚推荐,受醴泉观使兼侍读,充建康行宫留守,赴尚书省、枢密院参决政务,开始向“班子成员”迈进。张浚为什么垂青于秦桧,实难理解,只能把“鬼子太狡猾了”这句话套在秦桧头上!

公元1136年十二月,赵鼎和张浚发生矛盾,赵鼎主动要求辞相。

公元1137年正月,何藓从金国带回了赵佶驾崩的消息,赵构更加坚定了议和决心,当天任命秦桧为枢密使,正式位列朝廷班子成员。

秦桧一上台做枢密使,就干了一件缺德事,即唆使张浚,劝赵构改变主意,不将淮西军将王德等交给岳飞节制,张浚鬼迷心窍,竟然被说动,致使赵构食言,不仅让岳飞心生不满,更让淮西军发生叛乱,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这也是张浚为什么后来又反过来说秦桧做事糊涂的原因!

公元1137年九月,张浚因淮西军叛乱被罢相,去职之前,赵构问他道:“爱卿离去之后,谁可以代替你啊?”

张浚低头不说话。

赵构道:“秦桧怎么样?”

张浚道:“臣和他共事几个月以后,才知道他办事实在糊涂!”

赵构又道:“那就再起用赵鼎如何?”张浚又沉默不语。相比之下,张浚胸怀比赵鼎略小一些。两人关系极善,张浚被罢免枢密使兼川陕宣抚使后,闲居福州,赵鼎做了宰相,多次对赵构进言,张浚可以大用,张浚因此被召为“知枢密院事”,都督军马,随后进位宰相。

九月十九日,赵鼎起复为宰相。赵鼎反对议和,对主和的秦桧本是厌恶的。可秦桧的奸诈让人防不胜防,他作为枢密使,此时位居朝廷第二,却表面对唯一的宰相赵鼎言听计从,让赵鼎甚至感觉到,以前对秦桧的成见是错误的,逐渐丧失的防备之心;秦桧暗中却使各种阴招排挤赵鼎。半年以后,赵鼎被罢免宰相职位,下节再讲。

再说朝廷任命秦桧为宰相的制书一公布,朝廷士大夫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唯有吏部侍郎晏敦复,忧愁的道:“奸人得志了!”其他人还指责晏敦复说话他过头了,可见秦桧的狐狸尾巴埋藏有多深?

再说公元1137年十二月,王伦第三次出使金国,在上京(黑龙江阿城区)见了金熙宗完颜亶,先对金国废黜刘豫表示感谢,接着表明了迎接赵佶梓宫、两国议和。

此时挞懒(完颜昌)回到金朝上京,倡议以原来的伪齐旧地送给南宋。挞懒的这个“还地”想法,也真的让人不解!宰相斡本(完颜宗干)力言不可。

此时,金国第三把手粘没喝(完颜宗翰)已被活活气死,朝中为一把手蒲鲁虎(完颜宗磐)和二把手斡本(完颜宗干)掌权,正好东京留守讹鲁观(完颜宗隽,阿骨打第六子)也来朝,他和挞懒(完颜昌)两人依附一把手蒲鲁虎(完颜宗磐)。

完颜亶也不甘心将地归还宋朝,便命群臣讨论,实际就是看蒲鲁虎(完颜宗磐)的态度。

朝议中,讹鲁观(完颜宗隽)首先代表主和派表态道:“我们拿地送给宋国,宋国一定会感恩戴德我们。”

阿懒(完颜宗宪,粘没喝之弟)争辩道:“我们俘虏了宋朝人的父老兄弟,并非一天的怨仇。如果再资助他们土地,这是帮助敌人,哪里会有恩德。不要给他们这样的好处。”

挞懒(完颜昌)和讹鲁观极言议和送地的好处,完颜亶见他们的幕后老板蒲鲁虎不出一言驳斥,显然是默认了,只好依挞懒等人提议,同意议和,并派太原少尹乌陵思谋、太常少卿石庆和王伦来临安议和,乌陵思谋、石庆两人是大金国第一次正式派遣的议和使者。

金国廷议之争,很多人附和挞懒议和,挞懒之弟完颜勖倒是很反对议和,坚持认为不可行。下朝后,挞懒(完颜昌)责备完颜勖道:“别人还有顺从我的,你却怎么有异议。”

完颜勖回答道:“如果对国家有利,岂敢有私心。”


佐料:张浚和赵鼎不和的原因,《宋史.赵鼎传》有记载。

张浚因赵鼎强力推荐,二次为枢密使,在江淮都督各军,经常派遣属下吕祉回行宫奏事,吕祉说话喜欢夸大其词,宰相赵鼎每次都驳斥他。对此,赵构很敏锐,对赵鼎道:“以后张浚与你不和,必定是吕祉捣鬼!”

后来张浚上疏和赵鼎讨论朝政,张浚果然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赵鼎的不满,赵鼎只得对赵构道:“臣以前和张浚亲如兄弟,被吕祉离间,相互有了间隙。现张浚督军取得成功,臣和张浚,应该留张浚成就功劳,臣请求辞职!”

赵构安慰他道:“等张浚回朝见面后,再做安排!”

后来在建都的问题上,张浚奏请幸建康,赵鼎和折彦质奏请幸临安。这是第二个矛盾。

最后,刘光世在合肥畏敌撤退,张浚时候张浚劾奏刘光世骄惰、不可为大将,并向赵构请求攻河南,擒刘豫。赵鼎道:“擒刘豫容易,得了河南,金人不杀来吗?刘光世累世为将,罢免恐造成人心不安!”由此,两人关系闹僵!

但赵鼎比张浚宽厚的多,张浚第二次下台,赵构一再要严惩,赵鼎多次出言挽救,表现出了大宋名臣风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九章,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