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共读《好好学习》的自序部分,这部分成甲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开始接触知识管理,如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体系,以及本书的写作原因和基本架构。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01两个转折促成知识管理体系
因为创业过程中,需要快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成甲老师从2008年开始接触知识管理。当时关于“知识管理”话题的书籍和资料还寥寥无几,仅有一些具体方法和工具的介绍,象思维导图、速记、沟通技能等等。
然而就象我们大部分人一样,随着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迷茫,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学习的感觉。于是自己开始慢慢地把从不同领域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写反思日记,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2010年。在他坚持写反思日记的第三个月,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关于富兰克林的传记《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传记中写道:
富兰克林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为了监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为做比较,持之以恒。
于是他将日记变成了每日的自省,后来又演化成“晨修”工作,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这跟孟博士的晨间日记很相似。到2016年,成甲老师持续这个习惯7年,从中受益良多。
第二个转折是在2012年。在反思晨修中,他发现,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不对劲。虽然掌握了很多方法,但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些方法之间似乎有些联系又有些冲突,就像练武功的人那样感觉到几股真气在体内互相冲撞、无法融合。
他在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后,才茅塞顿开。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讲中提到的第一个关键原则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受到芒格的巨大启发,他开始投入到学习和构建自己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从2012年到2016年,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管理的独特认知。
02、明确知识管理的三个维度
他将学习和努力的目标归纳为三个: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没有哪个人的学习会超过这个范畴,而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此,他清晰了知识管理的要义所在,就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在这个理解基础上明确了知识管理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数据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知识管理更多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技巧。比如,下载的文件怎么保存?学到的知识点怎么归类?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给文件贴标签?怎样整理文件夹?在哪里找到合适的书单?等等。
第二个是信息管理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关注的是怎样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获得的各个知识点。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组织起来强化这一过程,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区别、行动学习法、刻意练习等等。而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第三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2012年,成甲第一次利用查理·芒格提到的方法做了一次营销文案的实验,实验结果是让他一个文案新手写的文案将自己的课程销售一空。让他了解到只要掌握了底层规律并以此分析问题时,即使是一个新手,也能瞬间超越众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职业”专家。
从此之后,他不断尝试和应用,逐步形成了“临界知识”这一概念。过去我们认为,学习主要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增加更多的输入。而当我们理解了底层规律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价值后,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生长!
成甲老师说,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自己是最好的老师。理解了底层规律,自己就是一个炼丹炉:外部输入的东西,经过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认知;而反过来,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增进你对外部输入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超出作者本身的认知来看问题。
03 本书写作的三个原因及四个构成
成甲总结了三点写作本书的原因:
原因之一,让更多人从认知层面认识学习和知识管理,那无论对于个人的素养提升还是各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都有积极意义。“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
原因之二,是成甲老师自我实现的一部分。他四次创业,对激励团队成员的成长,有着巨大热情。在繁忙的创业中,他仍然抽出时间准备各种单从物质回报上看“性价比”极低的沙龙与课程:从在第九课堂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课程分享,再到在罗辑思维“得到”上开设《成甲说书》节目。这也是他在生活中践行黄金思维圈,从“why”(为什么)出发的一部分。
原因之三,是他对他人信任的承诺和责任。徐金琪连续三次报名参加同一门课,后来又多次鼓励和支持他将自己在知识管理中的认识集结成书,还有众筹出书的众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朋友们支持,都是他写作本书的动力。
从内容上说,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常见的核心临界知识及其解释和应用”。
第一部分,介绍为什么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第二部分,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部分,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第四部分,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当然,有一些临界知识是通用的。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应用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这本书不同于传统讲学习或知识管理的书,后者是按照组织结构或者学习方法来讲,而他更多是注重底层方法、思考逻辑和案例展示,用问题的结构而非信息的结构来展开全书。既有对学习和知识是什么的宏观思考,也有实际应用的具体案例,对不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或者还看不到宏观层面和底层认知的学习者而言,可能会对学习这件事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晨星写于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