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幸福的科学》第二章 读后感

1、Facts:我了解到: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是幸福(happiness),而是全面的蓬勃人生(well-being或flourishing),它有五个支柱: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英文缩写为PERMA。

品格优势与美德:塞利格曼和彼得森经过研究归纳出全人类都视的六大美德,以及构成这些美德的二十四项品格优势。

优势教育:教师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系统地发现自己的天赋,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持续学习、提升教学方式、设计和实施教案、创建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便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技巧、发展思考和问题解决技能,并在教育环境中达到优秀水平。

发展性思维:指一个人相信他的基本特质,诸如品格、才能、智慧、天赋是能通过毅力、决心和辛勤努力而不断发展的。

2、Feelings:我意识到:现在优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时不应只看到还的缺点,多表扬孩子的优点,让他的自恋感得到满足,然后鼓励他们能够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3、Findings:令我惊喜的是:正如书中所说优势是可以通过练习来加强的,对于自己已经发现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䳪的应用来加强;对于没有优势的品格和能力,我们可以多训练得到加强。

4、Future:我打算做:制定一份关于加强和发掘自己优势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去执行。

文中精美段落摘抄

      在我们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患有需要心理医生通过DSM对他们进行诊断的精神疾病,大部分人只是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懒散、虚荣,或者是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比如容易紧张、消极思考,但这还用不着精神科医生用DSM来进行分析。相反,每个人都有优点——大多数普通人都有很多优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的少数人,其实也都有着闪光点,但心理学界缺乏对人类优点的系统研究。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负面的局面:心理学对你可能患有哪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并且可以给出有一定效果的治疗方案或建议,但对你可能有哪些优点和品格,却无法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意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对一门关于人类优点、品格和美德的科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家长希望学校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企业希望能招聘到优点突出的员工,而社会则要依靠全体成员的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来达到和谐和兴盛。针对人类缺点、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研究当然必不可少,而且这些也是心理学界值得骄傲的对人类的贡献,但目前有更多人需要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培养、发挥品格优势和美德。 

          正是由于品格优势和美德如此重要,因此塞利格曼在发起现代积极心理学运动之后,就争取到迈耶森(Mayerson)基金会的支持,开展了一项研究,以对人类的品格优势和美德进行分类。他借鉴了DSM成功的精髓,即精确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一个病人来到一个精神医师的诊所,而医师却无法确定他患的是什么病,那治疗就会很困难。相似的,如果我们想挖掘出一个人的优势,就必须先找到他的优势是什么,才能帮助他更好地发挥优势

     书中的品格优势和美德的主要标准如下:1.优势能帮助自己和别人成长,使人生更加美好。一项优势,必然能帮助人实现自我,而不仅仅是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品格优势及美德分类和那些企业界常用的优势分类的区别,即品格优势和美德是人的本质。

2.优势能带来实际的好处,比如领导力能让你更好地带领团队,正直让你受人爱戴,社会智能让你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坚韧让你能完成艰巨的任务,创造力让你能创作出别人想不到的作品,但是,优势的价值并不需要用实际好处来衡量。哪怕某些优势并没有明显的实际好处,比如谦逊可能会让你失去机会,宽恕可能会让别人占你的便宜,但优势本身就有价值,它们被选取的标准不是实际结果,而是社会、文明是否在道德上推崇它们(从长期看,这些优势最终会带来处,比如谦逊会让人们更愿意和你合作,宽恕会为你打开更多的机会之门)。

3.一个人的优势并不会妨碍其他人,而是会激励和促进其他人进步。换句话说,当你发挥优势时,别人不会嫉妒你,而是会敬仰你。因此,品格优势与美德一般是以双赢的形式出现的。

4.优势的反面应该是坏品格,比如善良的反面是冷酷,正直的反面是卑鄙,正面的优势是社会推崇的,而反面的坏品格是社会排斥贬低的。假如有一项特质,它的反面并非坏品格,那就不能被称为品格优势。比如,灵活也是一项优点,可以为你的事业带来好处,但它的反面——顽强、坚持——也是优点,因此灵活就不能成为一项品格优势。

5.优势是一种心理特质,它稳定地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并且个体在不同的情景中都会显现出这种特质。比如,你偶尔一次没有说谎,并不能代表你就正直;偶尔一次原谅了别人,也并不代表你就有宽恕的美德。

此外,由于彼得森和塞利格曼是在对古今中外所有的主流文明进行考察后,总结出人类普遍拥有的品格优势和美德的,因此每一项品格优势都必须具有普适性,即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受到推崇。这个标准并不像我们想得那样难以企及,各个民族、文化基本上都重视同样的品德,积极心理学所研究出来的六大美德、二十四项品格优势,在世界各个文明中都能找到。

       中国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就大体上能和人道、勇气、节制、智慧、公正相对应(其中公正和勇气的某些品格与信、义的对应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比如公民精神更近于义,而正直里面有信的成分)。至于超越,虽然儒家在表面上对此并不十分讲究(“未知生,焉知死”),但中国文化传统中另外非常重要的两家——道家和佛家——都是非常重视“超越”的,而儒家修身到精深处,仍然是要超越的。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还指出,优势必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一项特质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那就只能叫作天赋,而不能被称为优势。所有这二十四项品格优势,都应该是可以让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升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愿意付出努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优势。

        谈到优势,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天生就具有某方面的优势,不用经过特殊练习;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生来就没有某个方面的优势,因此灰心丧气。事实上,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不会走路,甚至连爬行都不会,然而随着不断练习,我们一点点地学会了如何站立、走路,甚至奔跑。正像其他技能一样,我们是可以通过练习加强我们的优势的,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运用优势,优势就会得到加强。同样,如果对目前还不是优势的品格和能力进行特意训练,这个品格或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甚至发展成为新的优势。 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Carol Dweck)将这种认为“优势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加强”的思维方式称为“发展性思维”(growth mindset),将另一种认为“优势没法改变”的想法称为“固定性思维”(fixed mindset)。德韦克经过研究发现,发展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习投入、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工作成就和生活满意度。因此,用发展性思维看待品格优势是十分有益。

          塞利格曼在他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就职演讲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一门研究幸福、意义、成就、爱、公义等美好心理和品格的科学。这一切,竟然是起缘于一个孩子对自身品格优势与美德的展示,是她让身为心理学家的父亲认识到,品格优势与美德早已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我们教育孩子时,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缺点,让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与生俱来的潜力,成长为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才能为他们带来幸福,使他们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什么是优势教育

      美国学者安德森(E. C. Anderson)将优势教育定义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需要教师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持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设计和实施教案、创建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以学习知识、获得学习技巧、发展思考和问题解决技能,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