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漫画史~论语》读书笔记

谈到《论语》,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我们上学时候都学过《论语》,也背过里面的文言文,上面内容有很多,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

其实,《论语》不光讲上面那些大道理,也记录了孔子日常说的话,做的事,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朋友圈一样。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在今天山东南部,旁边有一个齐国,现在山东省为什么叫齐鲁大地,就是因为春秋时期就这么称呼。春秋时期不如现在和平,那个年代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周天子驾驭不了各个诸侯国,导致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谁都管不了,所以孔子才会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

孔子的一生可以用这张图来总结,开办学校,教书育人,整理史料,传播思想。当然传播思想还有个目的,恢复周礼(就是礼和乐)礼是一套把人分成不同层级的等级制度。

乐指音乐,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为礼的运行提供保障。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守规矩,别胡来(按照三纲五常来)


孔子后半生周游列国也吃了不少苦头,碰了好多壁,遇到好多困难,总之都一一克服了,不得从心眼里敬佩他老人家。晚年回到鲁国边传播思想边整理资料,后来编辑整理的书,被后人称为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只有五经)


何为四书六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六经:《春秋》《诗经》《尚书》《礼》《周易》《春秋》《乐经》

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四书五经,因为唯独少了乐经。


我们读这个论语和四书五经什么关系呢?

因为孔子去世后,学生们都无比怀念他。他们觉得怀念老师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于是大家一合计,决定把孔子说过的话,以及孔子跟学生的对话都记录下来,编成一本重量级的书。

这就是《论语》的由来,它记载了孔子对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观点,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读《论语》了吗?

有了《论语》,我们就能穿越时空,了解孔子和他的思想,然后更好地传承它、发扬它。

既然,孔子的思想是由弟子们编辑整理的,那么他的弟子们都有哪些呢?

据说孔子有三千多学生,人多嘛,有个特点,肯定有大v呀,所以弟子中有72贤人(相当于硕士研究生)还有最硬核10哲(相当于博士生)

这些学生分成四类,德行科,言语科,政事科,文学科

这就好比我们群里分为几类:杨杨(葡萄牙语系)云姐(英语系)

曾黄老师(川普系列)

李俊(粤语系)

小马哥(东北语系)

德行科代表是颜回,颜回可以说是学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全才生,可惜死的早40多就挂了。

因为颜回很懂孔子,他挂的时候,孔子伤心程度比自己儿子孔鲤去世还伤心几百倍,是情投意合的师徒二人

我们初中课文学过关于颜回的一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发生在孔子和颜回故事很多,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赘述,总之,情同父子。


下面出场的是情商最好的徒弟,子贡

,也叫端木赐,阿木最大的特点,能把水搅混,有力挽狂澜本领,可以说是,合众连横的祖师爷,比苏秦张仪早很多年。阿木情商高到什么程度,每次和孔子聊天不会被批评,也不会被捉到把柄,很受孔子器重。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否则你连聊天都聊不明白。

阿木除了口才好,还有一种“超能力”~任性(有钱)他的钱多到可以排名历史前五,想想是不是很牛x,阿木和很多有钱人一样喜欢刷存在感,总是证明自己有钱任性,品行好,所以经常找孔子聊天,希望老师多夸夸自己,结果孔子劝他低调点,引用《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甩出那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也形容文采好,有修养。论语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之后还要再不断地磨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细细地打磨。出处《诗经》风

说白了,孔子要子贡做风一样的男人,不在乎名利场[捂脸]阿木也是最孝顺的弟子,孔子去世后为他守孝了三年又三年。

古时候为什么有会守孝三年说法呢?

因为小孩出生后在父母的庇护下照顾三年才脱手,守孝三年也是表达父母养育之恩。孔子去世后,子贡和其他弟子一样,先是守孝三年,由于太怀念先生了,其他弟子都走了,他就又追加三年,成了唯一一个守孝六年的学生,是不是很孝顺。现在孔林里面,墓碑旁边有一个小房子,据说是当年子贡住过的。

孔子的思想传播遍天下,多亏了阿木,以至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讲过:“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意思是说,孔子能出名,主要是子贡的功劳。

孔子还有个即爱又恨的学生,叫宰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杠精,各种杠,杠上开花,杠杠响,所以,做不了让老师最喜爱的人,那就做一个让老师恨的人也是一种水平。宰我,虽然爱耍嘴皮子,有时候喜欢质疑老师,但在行动上又尊师重道的言语科学生。


孔子还有一位弟子叫子路,是一位奇葩,犯有矛盾综合症 一半冲动好斗,一半孝顺乖巧;

一半叛逆鲁莽,一半忠诚机智。

用今天话说,人格分裂,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总之就是矛盾的。就连孔子这样一位大思想家被他搞得没脾气,孔子和子路,好比唐僧和孙悟空。孔子常常对子路边念紧箍咒边心疼,为了这个学生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说:“如果我的理想实现不了,决定乘船出海,追寻诗和远方,并从你们中挑一个随行,那肯定是子路。”因为子路有趣,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所以同学们,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有趣,否则追寻诗和远方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纵观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孔门十哲,有德行好的,有会说话的,有会办事的,但要论谁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作出的贡献最大,当属子夏和子游。

子夏,帮助孔子整理儒家经典著作六经,让后人全面了解儒学。

子游,把儒家文化从北方的山东传播到了南方的江浙地区。孔子去世后,子夏想效法老师,便跑去魏国教书育人,授业解惑。

结果,他一不小心教出了不少大人物。其中有变法的、打仗的,甚至还有国家领导人:吴起,李俚,魏文侯都是他的弟子

子游,听这个名字,游,游学,游历,多亏他了,才让江浙沪儒学文化,儒家思想传播这么广。


接下来,曾家大咖隆重登场了。

孔门十哲里面,几乎把孔子最优秀的学生都介绍完了。但是,还有一对重量级的父子没提到:曾参和曾哲

关于这爷俩有一个典故叫:曾子杀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能因为孩子小就骗他,生活在充满谎言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诚实守信,做人的三观都不正了。

由于曾哲对曾子从小的教育,曾参长大后立志做一名“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和他有关。

“士”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分子。在曾参看来,士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比如一定要心胸广阔、有毅力、能扛事。

孔子的学生讲完了,接下来进入到最后一部分,论语教会我们哪些?

在《论语》中,除了忠、孝以以外,经常出现的有三个词:

习(如何学习)

君子(方方面面完美的人)

仁(仁义,仁德)

要想学习好,除了死记硬背,还要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会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想成为君子,要有大格局,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愁眉苦脸,整日忧郁。”

做事光明磊落,格局大,就符合道义。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心胸坦荡,有理想有道义,所以他能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何为仁呢?

自己能在社会上立足,同时也使别人立足;自己办事能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能够把身边的事情一步步推行到远方,这就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仁政,仁政简单来说,就是对老百姓好点儿,比如少收点税,少点儿严刑峻法。

只要不麻烦老百姓,这些都可以算是仁政。除了好好学习,求仁得仁。

在我看来孔子的思想,要会学习,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为了报效回家,施行认证,为百姓造福。

就是我们说的仕途。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每个人自身特点去修正自己的德行,去发光发热,点量自己,照亮别人。才能让自己变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以上,是我的领读内容。

《论语》内容很多,需要我们多学习,多参考,多实践,多交流。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靠拢。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小时漫画史~论语》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