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读书笔记 冯异

写人的列传,基本上一开篇都会介绍这个人的出生地籍贯。冯异,出生在颖川,在古代地名和现代城市名之间切换是件痛苦的事情,颍川在现在的河南许昌,名副其实的古都。

说到地名,岔开话题聊一下,合肥原来叫泸州,驻马店原来叫汝南,最经典的是枣庄,原来叫兰陵。兰陵缭乱庐州月…可比枣庄缭乱合肥月动听多了,还好,邯郸,仍然是邯郸。

以前对东汉不是很熟悉。可能因为西汉的皇帝和臣子们太传奇了,刘邦项羽,韩信萧何,霍去病李广,随便拿个周亚夫出来,也是唐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出处。西汉的彪悍,衬得东汉显得安静很多。

说回冯异,是东汉堪比韩信的重臣。后汉书没有写他的氏族,而且出生年月写的是问号,卒于34年。说明出身并不显赫。只交代了一句: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没了。有点不习惯啊。不是说东汉门阀高立么….也不太像的亚子,至少这位股肱之臣冯异并不是贵族。

仔细读了冯异破赤眉的这一段。又可笑又可叹。

书上写,开始邓禹(另一个东汉开国大将军)与赤眉战,赤眉军赤眉假装失败,丢下军需车辆逃走,军需车上装满了土,上面用豆子覆盖着,汉军饥饿,争相抢夺。赤眉军回头痛击。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西汉末年是真真的乱世啊,你说打仗这种生死之间,打着打着,诶,看到吃的了,先去抢东西吃,是不是因为人一吃东西饱了就贪生怕死了?不然汉军也算是训练有素,怎么就溃乱了呢。另一面,只能说,王莽篡汉后的这十几年,确实民不聊生。‘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

抽签选刘盆子做皇帝的赤眉治国是一塌糊涂,打仗倒是真的不含糊,装满土只在表面盖上豆子的车子做诱饵,就打乱了汉军的阵脚。

轮到和冯异打了,冯异也出了个歪招。冯异让汉军穿上和赤眉一样的衣服,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兵不厌诈,冯异的孙子兵法没有白读啊,赤眉这群强人,十几万人都没有部队番号的土鳖,眉毛画上红色来辨别自己人,冯异换上一样的眉毛颜色一样的衣服,赤眉就’不复识别‘,输还是输在不识字上,输得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有意思的是发现一个我喜欢的成语,也出自这一段历史,刘秀在表彰冯异的时候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东隅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桑榆一般种植于西面的园子,错过灿烂的晨光,犹能在黄昏收获一缕照在桑榆叶子上的温柔阳光。古代的成语,挺美的,还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每日劳作生活之后,静察于田园才体会得到的美。

西汉东汉之间,盗贼盛行。范晔如数家珍一般在冯异传里列了一溜----

延岑占据蓝田,

王歆占据下邽,

芳丹占据新丰,

蒋震占据霸陵,

张邯占据长安,

公孙守占据长陵,

杨周占据谷口,

吕鲔占据陈仓,

角闳占据汧县,

骆延占据盩厔,

任良占据鄠县,

汝章占据槐里,

都自称将军,多则拥有万余兵马,少则也有数千人马,

简直了,堪比春秋,有过之而无不及。

冯异替刘秀扫平了这些割地自据的首领,打败蜀地称帝的公孙述,东汉的江山,冯异打下一大半。武功优秀。

冯异,治理郡下,后汉书写:怀来百姓,申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他招抚百姓,审理民生,三年,上林成了一座城市。文治一流。

冯异是相材,也是将材,能守能攻。打完了,其它诸将都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意思是别的将领打完仗了都聚在一起论战功,只有冯异独自避坐在大树底下,所以得了个雅号大树将军,这个名字有点揶揄的意思。

一个武将,或勇,或猛,一个文人,或狂,或狷。而文武双全的冯异,偏偏占了最难得的一点,谦逊。

我觉得在人后天所有能习得的禀性当中,谦逊是很难得的一点。却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谦逊可以让人更中正得看待自己,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在一仗又一仗的间隙,一树倾盖如故,一抹斜阳栖鸦,冯异这个大树将军,静默无言,在这个乱世中保持着清醒。


从头说冯异。


他一开始是王莽的守将,后来光武帝刘秀起事,冯异被汉军抓获,刘秀召见,他对刘秀说,你放了我,我有老母在颍川城中,我愿意据守五个城邑,来报答你的恩德。“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而刘秀,也真的放他归去。更始军攻颍川父城,冯异信守承诺,保住城池,直到刘秀过父城,才开城门“奉牛酒饮“。


从此,冯异和刘秀算是结了对子了,一路不离不弃,患难同当,高踞庙堂。


刘秀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他的兄长伯升为更始所害。彼时的刘秀还是要看更始帝脸色的一个将军,天天强颜欢笑。冯异对刘秀掏心掏肺地劝: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颇有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意思,只不过是反着说,这天下正是混乱不堪民生苦难,也正因为如此,一点点恩泽必定让百姓难忘,您应该趁此机会分派自己人到各地,广收民心。刘秀听进去了,实际上伯升死后,刘秀已经与更始帝起了贰心,不得不说,冯异的这些话,恰到好处。


冯异很会审时度势,会说话,还体现在一次他劝降舞阴王李轶。“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这篇劝降书写得挺好的,让李轶自己看清形势,更始皇朝已经崩坏,良禽择木而栖--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最后还小小威胁一下,过了这村没这店,到时候严兵围城,您后悔可来不及了。


李轶收到这封书信之后,凡是碰到冯异和刘秀,都退避不打。李轶的非暴力不抵抗,实际上就是给了冯异方便之门,冯异的军队一路攻城掠地,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因此得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已东十三县,及诸屯聚,皆平之,降者十余万。


冯异比萧何幸运,要说刘秀这个皇帝,是真的仁心,比刘邦宽厚。刘秀给予冯异毫无保留的信任,有人提醒冯异,威权日重,小心被排挤,冯异战战兢兢上书表忠心,刘秀回他: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读了这么些个历史,但凡居高位者,真正信任的时候,不会文言得给你一大段旁征博引,只会最简单的白话,2000年以后的我不用查百度也得懂:将军对于我,对于国家,恩情犹如父子,怕啥子??


这个就和男女谈恋爱一样,开始时候要担心他爱我,他不爱我,到鹣鲽情深,你若仍怀疑是不是被爱,他甩个脸子用看智障的眼光说:老子都认定你了,你怕个球啊!是不是很治愈?


冯异没有像萧何一样,将子侄送入军中,讨刘邦一个安心,也无需自污,让刘邦放心。


天下平安,东汉六年,大将军冯异进京,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大宴群臣,指着冯异说,这个,是我起兵时候的主薄,为吾披荆棘,定关中。东汉这一对君臣,颇得我心。


冯异卒于公元34年,善终。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汉书--读书笔记 冯异)